小蔡护工是今医院的我妈身边的。
因之前就听闻她有多年的护理经验,且勤快能干,肯动脑筋,又乐于为患者及家属着想,口碑不错,所以家人颇费了一番功夫,把她请来了。对正值壮年的小蔡的到来,家人自然很是欣慰。
可小蔡接手前任才两三天,我妈就发起了高热,昏迷多日。医护人员高度重视,药水挂上了,冰袋用上了,监护仪上岗了,药物也随病情变化紧紧跟上了。我们做子女的,又一次经受了不小的惊吓。
小蔡初来乍到,更是经受了精神和体力的双重考验,她神经绷得紧紧的,无暇顾及围观着等看她笑话的一些护工的闲言碎语,她顶着压力,默默地夜以继日地寸步不离我妈,遵从医嘱,小心护理,细心观察,一有风吹草动,及时报告。终于在多方奋力合作下,我妈再一次闯关成功!
小蔡经过多日紧张地护理服侍,脸上明显露出疲惫、缺少睡眠的模样,但她仿佛像打了个大胜仗一般地高兴,还拉着缓过神来的我妈的手,笑着说:“阿姨呀,你可把我吓死啦!你要好好的啊!”
我妈数年前动过手术,后来伴有小脑萎缩,记忆力日渐衰退。小蔡为了让我妈妈多动动脑筋,多说说话,白天总是故意没话找话,提出一个个小问题,让我妈回答。两人一问一答,基本不卡壳:“阿姨,沈维岳是你什么人?”“是我父亲。”“阿姨,张末鲜是谁呀?”“我母亲。”小蔡已然把我们家主要成员的名字熟记在心,她可随意挑出一个名字来和我妈聊天了。每每听到我妈应答还顺畅,小蔡总是忍不住哈哈大笑,立刻伸出大拇指给我妈点赞。顿时病房里洋溢着轻松愉悦的气息。
小蔡也是个闲不住的人。她推己及人,想到九旬老人整天躺在床上会很不舒服,她就利用空闲时间,给我妈自制了多个小枕头:用毛巾包实叠好的厚衣服,裹成枕头样,系好,用上。一个垫在我妈头下,一个放在我妈腋下,有时在我妈腿弯处放上一个,或者用它垫高双脚。总之,怎么舒服就怎么安放,每次翻过身后再调整合适的位置。
她每天把我妈上下收拾得干干净净,老人身上从没有异味。独自给我妈洗头、理发什么的,她都不在话下。
疫情形势趋紧时,医院严格管理,家属一律不得进病区探望,小蔡见状,便时常用手机拍下我妈的视频或语音,然后发给我们看,好让我们子女放心。记得有一次,护士长用赞赏的语气跟我说:“你家的护工,灵的!”真是言简意赅。
有一天,医院送吃的,刚进病房,小蔡高兴地告诉我:“你妈多了个女儿啦!”原来她刚和我妈聊天,逗我妈说:“阿姨,我天天陪在你身边,陪你吃,陪你睡,陪你说话,你喜欢我吗?”我妈不加思索地说:“喜欢!”“那让我做你女儿,好不好呀?”我妈开心地笑了,说:“好的呀!”看把她们俩乐的。
每当我妈情绪好的时候,看到小蔡为自己忙前忙后的,会送上体贴的话:“让你辛苦啦!”“谢谢你呀!”听得小蔡如沐春风。
爱与被爱像空气一样,在她们之间自由流动,真实而简单。
冬日来临,气候变化大,这最是体弱多病的老人难熬的季节。前日,医院探望,看到我妈的腿又肿起来,消肿的药用上了,白蛋白又开始挂了。小蔡见我妈翻身时直喊疼,腿还没消肿,不免焦急难过起来:“怎么还没消肿的?老人肯定不舒服啊,自己又说不出……”说着说着,她眼睛红了,忙把身子别了过去。
我只得安慰小蔡:“药效也许没这么快,我妈闯关了多次了,相信这回也能成功。”小蔡听了,也振作了精神,坚定地说:“我们尽力而为,绝不放弃!”听着小蔡这掷地有声的话,我心里一怔:这是不是更像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安慰患者家属说的话?是不是更像是患者的儿女们彼此鼓励发出的共同的心声?小蔡的话着实令我感动不已,她全身心地为我妈好,俨然成了我们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了。
接着,小蔡告诉我,这天早上,她见我妈醒着,便凑在我妈身边说:“阿姨呀,你快点好起来啊!你再陪陪我,陪我个十年。你也让我再陪陪你,我也不想再找别家干活了……”说着,她的声音颤抖起来,眼泪也下来了,她赶紧用手试去。我也被感动感染得流泪,无法忍住……
如我家小蔡这样的护工,不怕脏累,用爱心、耐心、细心陪侍老人,不仅帮助家属解决了后顾之忧,更是给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一份勇气和亮色。她们用诚实的劳动获取报酬,自食其力,理应获得尊重和感谢。
他们是普通劳动者,是平凡的人,干着平凡的工作。一个社会格局的开创固然需要很多不凡人物的创造,但一个社会的持久安定需要更多平凡人为他人付出,为社会作贡献。谁能说平凡的人生没有意义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