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语文课堂中应多一些我和你的分享72606 [复制链接]

1#

语文课堂中应多一些“我和你”的分享


【关键词】角色互换;示范;评价;合作


中国论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7-0066-01


“我和你,心连心……”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童叟传唱,深入人心,因为它是关乎爱与平等主题的一部温暖的作品。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每每唱起这首歌,我就想到了我们的语文课堂,课堂上是否也能体现一种“我和你”的关系?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总在思考、摸索,对于语文这么一门有趣味、有意思的学科,课堂中应多一些“我和你”的体验和分享,这样语文课堂才会有你我更多的收获。


1.“老师也会错!”――在角色互换中体验“我”的快乐。


找准教学重难点、抓准学生的关注点、瞅准学生的薄弱点,不妨适当设置错误,与学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在纠错中体验主动学习,享受“我”的课堂。如:教学苏教版三上《航天飞机》时,我与学生比赛,让学生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我故意把“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你要飞行四个多小时,他只需要飞行七分钟”这句中的“只”漏掉了,尽管我读得有声有色,学生还是毫不客气地指出了我的错误,进而在讨论到底能不能去掉这个字的过程中,明白了作者用词的准确。


2.“你做我先做!”――在下水示范中感受“你”的困惑。


俗话说:“上山方知山高低,下水才晓水深浅。”语文教师应重视教学中的下水示范,这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声的指导和激励,同时教师指导也能更加有的放矢。如:苏教版四上练习3中要培养学生读书做记号的良好习惯,我简单跟学生说明一些常用的记号后,让学生阅读苏教版四上《说勤奋》一课,尝试做记号,同时我也跟学生一起边读边做记号。我发现,学生在尝试做记号,但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知道从何做起。于是,我把我的语文书在投影仪上呈现,重点词句、所得和所疑全部清晰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介绍读书方法。通过老师认真示范和清晰呈现,学生清楚了在预习课文时该分几步读书,该如何做记号等。


3.“你真了不起!”――在评价激励中享受“你我”同进的快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教师的评价语言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因素。


评价激发“兴”与“情”。曾听过一位低年级语文老师的课,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发言,会有不同的赞扬和激励。“你读得不仅响亮,而且标准!”“你不仅读得好,还摇头摆脑,像个小诗人!”……我注意到了,每个发言的学生坐下后都是兴奋的。课堂就是在我和你的互相赞美、欣赏中渐入佳境的。


评价指向“学”与“法”。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要注重“我和你”的互赏,更应指向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如上面所说,学生在帮助老师纠错,发现“只”字之差后及时给予评价:“语言文字就是如此微妙,一字之差,意思相距甚远,表达效果大相径庭,因此我们说话、写文章也得注意用词的准确。”语文课堂上诸如此类的评价语言应该很多,看似只言片语,却恰到好处地为学生的阅读指明了方向,语文课堂享受的不仅仅是彼此的赞赏,更是学习方法的交流与分享。


评价升华“教”与“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角色转换,互相激励,互相评价,师亦生,生亦师,在无痕教学中师生融为一体,成为合作者,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升华――教学相长,师生同进。


课堂是师生互学同进的过程,教师应该以平视的心态融入学生,让课堂多一些“我和你”的合作分享,唱响语文课堂中的“我和你”,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乐于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泽溪小学,江苏省无锡市新庄小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