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周5天24小时超长待机,他们无愧于 [复制链接]

1#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彭放通讯员符晴朱文青)医院,总是在忙碌,电话总是响个不停……在医院,有一群这样的“老总”,一周工作5天,24小时连轴转。不管白天黑夜,院内急会诊、危重病人抢救、查房、手术、病房各种行政性事务……医院到处都有他们奔跑忙碌的身影。医院特别忙碌的冬天,他们更像是一个个无法停下来的陀螺,医院特殊的一群医生——总住院医师。

今日,医院(南华医院)医院的“老总”。

“电摩医生”一个月会诊近千人

“喂,张总,麻烦来下急诊科会诊,有个病人胸闷胸痛,心肌酶明显异常。”今日上午,在简短的电话之后,心血管内科总住院医生张佑生发动电摩,马不停蹄地奔向急诊科。

“作为总住院医生,一周有5医院,24小时待命,随时应对全院病区会诊、手术,处置患者紧急危重病情,医院各种会议,协助处理科室各种行政性事务,支援门诊,安排医疗保障等等。”张佑生介绍,平常相关科室需要协助时,都会打电话过来,他有时候还会遇到几个科室同时喊急会诊。

据了解,心医院居于前列。新冠感染患者发现心肌损伤、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现有心房颤动、胃癌患者术后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等,都会请心血管内科总住院医生前来会诊。由于急会诊要求医生在10分钟内到达并处理病人,为了更快地到达会诊科室,张佑生总是骑着电摩,穿梭于院区各大诊室。

“我在全院‘骑行’都是畅通无阻的,保安大哥见到我骑着电摩都会跟我开绿色通道,在每个楼栋门口停了就可以往科室跑,这样不仅加快了速度,还节省了很多体力。”张佑生告诉记者,最近1个月,他会诊了近千名患者。

住了10个月办公室,每天步数超过步

“周总,我科28床75岁,新冠感染者,有冠心病,肺部感染严重,需要会诊!”“周总,我科35床82岁,血氧饱和度下降,快白肺了,需要上无创呼吸机!”……这位不停接着电话,奔忙于全院各科室的医生名叫周若兰,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总住院。

从年3月份到年1月初,周若兰已经做了10个月总住院,最忙的时候每天要处理多个电话,加上每天急诊科会诊40至80个,还要协调所有等待转入呼吸楼的患者床位安排,进行每周门诊及呼吸楼人员排班等等。

在呼吸楼二楼的值班室,记者见到了“周总”工作生活了10个月的“家”。一张办公桌、一张椅子、一台电脑、一个上下铺、一个行李箱就是她的全部“家当”。办公桌上厚厚的一叠会诊单尤其显眼。“10个月的全院各科室的会诊单都在这里,数不清了,有多份吧。”周若兰说,其中年12月的会诊量特别大,最多的一天收了60多张会诊单,涵盖内外妇儿、急诊全院各科室。“每天除了接会诊单、在床旁会诊、协调床位,就是在会诊的路上,每天步数都在1万5以上。”周若兰自己也在12月中旬出现了高热、咳嗽等症状,但她仍然坚持着每周5天24小时连轴转。

自己孩子发烧,总住院妈妈只能远程指导

“进了ICU的都是重症患者,爆发性心肌炎、白肺、多器官衰竭……因医院的‘生死门’。”重症医学科总住院医生伍小霞介绍,大半个月来,许多新冠感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低、白肺等重症的情况增加,需要呼吸支持治疗和重症治疗的病人也多了,作为总住院,感觉自己责任很重大。

“这次当‘老总’除了工作任务重,也经历了新冠感染带来的各种不适,但关键时刻,抢救不能耽误,生怕自己的身体‘掉链子’。”让伍小霞印象最深的就是12月26日晚上9时多,自己因头痛、发烧到40℃,吃了布洛芬后准备休息片刻,刚躺下不到5分钟就接到会诊求助电话,需要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协助抢救一个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她马上飞奔过去参与ECMO(体外膜肺氧合)的置管、上机,又协助把病人转回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与值班医生再次评估病情、讨论治疗方案。等伍小霞再次回到值班室打算休息时,时钟已过了次日凌晨3时,这时她才看到爱人之前发来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