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双侧丘脑梗死,少见但不多怪 [复制链接]

1#

基底节区与丘脑部位的结构功能精细复杂,包括中*、代谢异常、感染、肿瘤等多种性质全然不同的疾病都可以引起MRI上看上去相似的对称性病变,因此有时难以鉴别诊断。

上一期里(遇到双侧基底节病灶,这个“老朋友”一定别忘)我们谈了双侧基底节对称性梗死,但限于篇幅没有提到基底节的“隔壁邻居”——丘脑,其实双侧丘脑对称性梗死同样存在,甚至更为常见。

丘脑区域的供血

丘脑主要由后循环供血[1],如图1所示,丘脑结节动脉起源于后交通动脉,丘脑旁正中动脉起源于大脑后动脉P1段,丘脑膝状体动脉、脉络膜后动脉起源于大脑后动脉P2段,以上4组动脉是丘脑主要的血供来源[2]。

图1丘脑的供血[3]

需要注意的是,与基底节区类似,丘脑区域的供血血管也存在较多变异。如图1右下角所示,丘脑旁正中动脉存在3种变异类型:

?A:双侧丘脑旁正中动脉由双侧大脑后动脉P1段发出。

?B:双侧丘脑旁正中动脉起源于一侧大脑后动脉,或起源于一侧大脑后动脉发出的同一主干;这种变异最早在年由法国医生杰拉德?佩切隆(GérardPercheron)描述,因此被称作Percheron动脉,大概占1/3。[2,4]

?C:双侧丘脑旁正中动脉起源于双侧大脑后动脉,但中间存在拱形血管连接。

Percheron动脉梗死

如上所述,双侧Percheron动脉供应双侧丘脑腹后内侧部与中脑上部,但却起源于同一血管,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血管闭塞,就会造成双侧丘脑旁正中部和中脑同时梗死,情形和上一期提到的基底节区Heubner回返动脉梗死如出一辙。

如图2所示,这是一例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的颅脑MRI-DWI,双侧丘脑旁正中部、中脑表现为特征性的对称性梗死。

图2一例Percheron动脉梗死的患者[5]

据统计,Percheron动脉梗死大约一半累及中脑[6]。MRA检查通常无法发现血管异常,但曾有国内学者通过DSA检查直观地验证了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的丘脑旁正中动脉来源于同一主干[2]。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

另一种情况是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ofthebasilarsyndrome,TOBS),TOBS是由卒中领域著名大牛Caplan在年首次提出,如图3所示,所谓“基底动脉尖”是指基底动脉顶端2cm范围内5条动脉(基底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的交叉路口。

图3Willis环与基底动脉尖位置

双侧丘脑供血主要起源于大脑后动脉P1、P2段,因此基底动脉尖的血管闭塞也会导致双侧丘脑同时缺血梗死。除双侧丘脑外,TOBS还常常还累及中脑、枕叶、颞叶的后循环供血区,以及部分小脑[5]。

TOBS累及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供血区,而不仅是单纯的丘脑梗死,这一特征也有助于鉴别TOBS与Percheron动脉梗死[6]。当然MRA等血管检查也很重要,比如图4的TOBS患者,a(DWI)与c(CT)示双侧丘脑梗死,b(MRA)示基底动脉尖闭塞,d示右侧小脑半球梗死。

图4一例TOBS患者的颅脑影像

小结

除了Percheron动脉梗死与TOBS外,还有上期已述的深静脉(窦)血栓,以及低血压脑供血不足等可能引起双侧丘脑对称性梗死[6]。

据统计,双侧丘脑梗死大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0.1%-2%[4],虽然不算多见,但在影像上十分有特征性,它的常见病因主要是心源性栓塞、动脉源性栓塞,另外Percheron动脉梗死还可以由脑小血管病引起[2]。对这类患者,应该加强动、静脉血管检查以帮助早期诊断,另外还要重视筛查房颤等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AB,S.,etal.,Bilateralthalamiclesions.BritishJournalofNeurosurgery,.24(5):p.-.

[2]杨海华等,丘脑旁正中动脉变异引起双侧丘脑梗死二例报道分析.中华神经医学杂志,.13(8):第-页.

[3]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