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残联数据,中国约有万残疾人,大约每十五个人中就有一个身有残疾。但我们却很少能遇到他们的身影。有超过万残疾人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其中有万人身在农村。他们没法就业,也没有条件接受教育,只能靠家庭成员供养和救助勉强度日。
而二十岁的邹霖,就是这万分之一。
他在铁链的束缚下经历了自己过去的二十年,也将在铁链的缠绕下,度过以后未知的日子。
邹霖患有先天性脑瘫和二级智力残疾,和爷爷奶奶还有父亲一起生活。
二十年前这个新生命的诞生时,和多少个普通的家庭一样,一家人也是充满了喜悦之情。邹霖的爷爷告诉志愿者们,小邹霖刚生下来的时候特别可爱,亲戚邻居都很喜欢他。但随着长大一些,才发现这个孩子,似乎哪里有些“不一样”。“他的眼神总是很呆滞,而且都两三岁了还不会说话。”家里人很着急,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是先天性疾病。“治不好的那种”。随着他逐渐长大,经常会四处乱跑,有的时候严重起来还会有暴力倾向。后来,为了防止孩子乱跑伤人,爷爷只能用铁链将其拴在家里。“看着他被拴住,我心里也疼啊!”爷爷看小邹霖的眼神中,充满了爱惜和不舍。“可是没办法,比起他被拴住,我更怕再也找不到他了,怕他在外面挨饿受冻”。
上次我们去探望邹霖,谈到家中现在的情况时,邹奶奶忍不住落泪。
邹霖的爷爷,奶奶都患有糖尿病,父亲患有癫痫病,还曾做过脑瘤手术,母亲离异后,十多年都未曾来看过他。全家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主要靠家里养猪、种地维持生活。
邹爷爷曾因车祸,肚子上做过大手术,肚皮上十多厘米长的刀疤依旧清晰可见!
每一顿饭,几乎都得爷爷喂他才勉强吃。
因为患有先天性疾病,邹霖的身体越发瘦弱。本来已经20岁的大男孩,看起来还像十几岁那样。
邹爷爷告诉志愿者们,小邹霖平时最喜欢的就是喝茶水,每天要喝很多水。他会说的只有两个字,一个是“爷”,另一个是“喝”。志愿者给邹霖茶水,他一口就“咕咚”下去,喝完了以后,身体努力往后蜷缩,躲在墙角,用衣服捂住头。
“他平常上厕所都在家里解决,有的时候我们不在身边,他就抹的身上到处都是。”,邹爷爷说:“每次我老伴给他收拾,边收拾边哭,她心疼(孩子)啊!”
“别人家孩子这么大了,要么在上学,要么已经工作了,再过两年就可以娶媳妇了!而我们家的孩子,怎么就这么命苦啊!”说着说着,邹爷爷也红了眼眶。
曾经村里的领导帮助联系医院,但是邹爷爷舍不得孙子。“他去了谁能像我们这样(细心地)照顾他,在哪里也不一定能待多久就(没了),一想到少了他,我心里就不是滋味啊......”
至亲的爱是无私的,邹爷爷说宁愿自己受点苦,也不愿意去让孩子离开自己受委屈。
小邹霖望向爷爷的眼神,天真无邪让人心疼!这个男孩没有错,他应该有以后的生活;这个男孩让人疼惜,他还有怎么样的以后,他的以后如何生活?
当看到了这里,也许您同情于这个男孩的不幸,也许您共情于他至亲的人的付出!
像这样的家庭,在农村并不少见!孩子患有先天性残疾,亲人不离不弃......他们遭受着身心的双重煎熬,他们最怕的就是自己走在了孩子的前面。
点开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