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今年51岁,1年前开始自觉心慌,可是除了心慌,也没有别不舒服,所以也没太当回事,医院就诊。
星期二晚上,老张正在和家人吃饭,可是突然把碗筷全都掉在了地上,自己不能正常说话,右半侧身体不能正常活动,家人赶紧拨打。医院后,被确诊为脑梗死;家属很奇怪,老张好好的怎么会脑梗死?
就是因为老张心慌没有控制,所以发生了脑中风;原来1年前,老张心慌的时候,已经发生了心律失常----房颤。
房颤是什么?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我们的心脏有两个心房、两个心室,正常心跳有一定的顺序,人们能感觉到的心跳通常是心室的收缩。
房颤时,心房无规律颤动,不能正常收缩舒张,有的心房颤动能带动心室完成一次收缩舒张,有的心房颤动不能,导致我们感觉心跳不整齐,毫无规律。
简单理解正常心跳是一下一下很有规律的跳动;房颤则是没有任何规律的乱跳。
房颤怎么会引起脑中风?
我们正常心脏跳动的时候,心脏内部的血液会得到有效的循环,但一旦发生房颤,新房内部的血液不能完全得到循环,会有一部分血液留在心房,时间久了,这些不流动的血液就可能凝固形成血块,也就是血栓。心房内的血栓一旦脱落,随着血管会跑到脑血管,堵死脑血管就会发生脑中风。
房颤可使中风险增加5倍,心衰风险增加3倍,死亡风险增加近2倍,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造带来一定负担。其实我们在临床有20%的脑中风都是因为房颤引起的。
为什么会发生房颤?
好多原因可以引起房颤,常见原因就是:风心病,冠心病,年龄大了,慢性肺病,所有引起心脏结果变化的疾病,还有甲亢、糖尿病、心肌病等疾病,长期饮酒、过度劳累、抽烟等也是常见原因。初发房颤的人大多会有心慌,胸闷,气短,头晕等感觉。随着房颤持续时间延长,逐渐就适应了这种感觉,就没有不舒服了,甚至有一部分房颤患者呈隐匿性,就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房颤了。
如有心慌、心悸等不适,及时就近检查心电图即可确诊房颤。老年人,尤其合并疾病较多的人,建议定期查心电图,发现隐匿性房颤。理论上动态心电图也有助于诊断。
老张开始觉得心慌,就已经发生房颤,但随着时间推移,老张已经适应了房颤,就觉得没事了,可是感觉没事,不代表没有危害,最终老张房颤还是引发了中风,引发了伴随不遂。
发现房颤怎么办?1、维持窦律——转复房颤,维持正常窦性心律
药物转复和非药物。
目前我们常用转复药物包括: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等,但这些药物一方面有副作用,一方面不能保证长期有效。胺碘酮长期服用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肺间质纤维化、心动过缓等。
现有的药物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有限,主要表现为减少房颤发作,而不能消除房颤。
射频消融术可以根治房颤,但一方面费用较高,疗效一般,成功率50-60%左右,复发率较高。
2、抗凝治疗——预防房颤的脑卒中和其他血栓栓塞并发症
抗凝治疗可使脑卒中风险降低60%~70%。
我们临床常用CHA2DS2-VASc积分,指导抗凝治疗。心竭、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病、女性、年龄65~74岁分别积1分,既往栓塞史、年龄75岁及以上分别积2分,总分≥2分的患者,就是脑卒中高危患者,建议抗凝。
常用抗凝药: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
华法林,应用已久,个体差异比较大,受很多食物、药物有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在服药期间需要经常抽血化验,监测INR,调整剂量,我们的目标INR2.0~3.0之间,这样的数值能既减少出血风险,又能有效抗凝。
也正因为华法林吃少了不起作用,吃多了会导致出血,而且需要经常抽血,所以华法林的服药依从性不佳,很多人不愿意服用。
新型抗凝药物:利伐沙班、达比加群起效迅速、剂量固定、与食物药物相互影响小等优点。逐渐被大家接受,但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全球房颤抗凝药物的应用率约34.4%,而我国仅13.5%。很多朋友认为房颤没有不舒服,就不愿冒着出血的风险去抗凝治疗,但没有不舒服不代表没有风险,宣传房颤危害,培养抗凝意识,迫在眉睫。
(房颤脑卒中高危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无效,低危患者应用阿司匹林风险大于获益。)
3、控制心率——降低心率,改善不适
大多数初发房颤,发作时,心率较快,不但给患者带来不适,且增加急性心衰风险。所以控制房颤发作时的快速心室率,能降低心衰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量,预防心肌病。
我们遇见心室率偏快的房颤,常用的药物有钙通道阻滞剂(地尔硫卓)、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洋地*类(西地兰)、胺碘酮(可达龙)、索他洛尔、普罗帕酮(心律平)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
4、左心耳封堵
非瓣膜性房颤90%以上的血栓来自左心耳。左心耳封堵术,可通过预防左心耳血栓形成,达到预防脑卒中目的,可作为抗凝药物的补充替代治疗。
对于房颤发生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是非常明确,但和基础心脏病及年龄有着密切关系。我们要预防冠心病,预防高血压,戒烟限酒,以减少房颤的风险。
房颤并不是心慌、心悸那么简单,房颤会引起中风,会引起心衰,比我们想的可怕,而且房颤像一张狗皮膏药,一旦粘上,很难撕下来!
如果我们心慌,一定要找找原因,别因小失大,别因为心慌导致中风,导致半身不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