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医院哪些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922/9473257.html在日常诊疗眩晕患者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晕”和“听不清声音”的问题,当“晕”和“聋”突然一并出现的时候,临床称之为“突聋伴眩晕”。这其中有部分患者可能是脑梗死了,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完善磁共振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那么医生怎样通过一双慧眼识别这些危险人群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突聋伴眩晕”与“小脑前下动脉梗死(AICA)”。
病例与诊疗
患者,男性,44岁,因“眩晕、右侧听力下降3天”入院。3天前行走过程中突然出现眩晕,右耳听力下降,伴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数分钟后症状缓解,未介意。1小时后症状再次出现,医院行头颅磁共振检查显示右侧小脑半球小点状梗死灶,住院治疗中症状再次加重,伴复视,行走不稳,乏力,复查头颅磁共振显示小脑梗死范围较前扩大(左侧小脑中脚及绒球梗死),为进一步诊治转我院治疗。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未规律服药。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清楚,言语流利,高级智能活动正常。双眼可见向右侧水平眼震,无面舌瘫。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无异常。右手指鼻试验欠稳准,昂伯氏征睁眼、闭眼均不稳。双侧病理征阴性。
该患者临床诊断考虑:1.小脑梗死(小脑前下动脉);2.高血压病。给以抗栓、他汀类药物应用及改善循环等治疗,2周后患者眩晕、复视消失,行走恢复正常。出院后继续控制血压,口服拜阿司匹林和他汀做好卒中的二级预防。
讨论与启示
突聋伴眩晕的病因通常见于内听动脉本身的阻塞,前庭蜗神经的感染或免疫性损害,最危险的是还可以见于小脑前下动脉的梗死。
小脑前下动脉是供应小脑3对动脉中最小的1对,75%起自基底动脉的下部1/3,少部分起自基底动脉中部1/3。其供血区梗死时主要累及小脑绒球、小脑中脚和或脑桥外下方,其症状体征以眩晕及共济失调为主,可合并多组颅神经受累,以“晕伴聋”的前庭蜗神经受累最具特征性。
供应内耳的内听动脉(IAA)约80%起自小脑前下动脉。因此,当小脑前下动脉梗死时,可累及小脑绒球导致眩晕发作,累及半规管时也可以出现眩晕,累及耳蜗时导致耳聋发生。当患者合并有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同时又出现突聋伴眩晕,这时候需要及时完成头颅磁共振检查排除小脑梗死,以免延误病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