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护理工作中,那些不容忽视的小细节 [复制链接]

1#

导语

护理工作除了精湛的操作技术,过硬的专业知识,更是一种防微杜渐的思维方式,一种谨小慎微的洞察能力。以下案例是笔者在工作中真实发生的事件,借以分享引起警示。

一一根棉签引起的压力性损伤

医用棉签在护理工作中绝对是护士的小帮手。清洁、消*、止血,各种治疗都离不开它。然而这妥妥的小帮手也隐藏着护理危机......科室收治过一位腔隙性脑梗死、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患者意识不能正确表达,长期卧床,自理能力完全依赖。吃饭、喝水、大小便完全由家属照顾。

一日,责任护士协助基础护理翻身时,发现患者臀部出现一大小面积2*2cm的2期压力性损伤。护士觉得奇怪,患者家属照顾有力,各种护理预防措施都实施有效,为何患者还会出现压力性损伤?仔细检查后,护士发现,原来是昨日为患者抽血后,按压穿刺点的棉签不慎被家属落在床上,患者因基础疾病本就消瘦,皮下脂肪菲薄,一根小小的棉签在患者臀部压了整整一夜,导致发生了2期压力性损伤。

二一个注射器针帽导致的跌倒伤害

住院患者跌倒指标是护理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往往对患者的跌倒评分,健康宣教格外重视,但却时常会忽略环境中的安全隐患。我们的评估表中,记录着防跌倒措施:如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宣教患者正确的起床三部曲,穿合适的衣裤鞋袜......护士也习惯于评估、宣教、常规措施落实。

一次,一位住院患者在病区走廊上散步,突然跌倒在地,值班护士赶到现场,地面既平坦,也无积水,询问患者也不知所以。最后,护士在患者鞋底发现一个注射器针帽,原来是护士治疗后掉在地上的针帽被患者不慎踩到,导致了患者跌倒的发生。

三一枚戒指加剧的肿胀

一位老年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收住入院。入院后患者因心功能III级,循环差,蛋白低出现了下肢水肿。责任护士按照护理标准,对患者进行水肿护理:下肢抬高,肢体锻炼,记录出入量,饮食宣教。

三日后,责任护士为患者输液治疗时,发现患者左上肢无名指肿胀,指端皮温稍低。原来,患者因为疾病的发展,进而出现了上肢水肿,而患者无名指又长时间佩戴过紧的戒指,加剧指端的肿胀。护士只能找来剪刀钳间断戒指,患者指端肿胀才得以缓解。

四床头柜也能成为“凶器”

病房里的床头柜为患者摆放日常用物,整齐收纳物品提供了便利。在我们科室却发生了一起床头柜变“凶器”的不良事件。患者夜间休息时因频繁咳嗽,在起床咳痰的过程中,未打开顶灯照明,不慎将头磕在床旁柜边角上,导致额部裂伤,最后进行了包扎缝合处理。

通过以上案列,我想告诉大家,护理质量安全不仅仅是落实各项核心制度、还需要我们有敏锐的洞察力,工作中的任何小细节都可能成为“隐形的杀手”,为此,我们需要练就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本领,在习以为常的工作环境、工作模式、工作流程中善于发现、善于识别、善于总结,防患于未然。

作者:廖佳佳

单位:重庆市合川区呼吸科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