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7岁,急性脑梗死,问完病史,很遗憾 [复制链接]

1#

01—

这患者岁数不大啊!

早上交班,昨天新收两例静脉溶栓的病人,效果都不错。我打开了其中一份电子病历,才47岁,男患。岁数不大,但脑卒中发病年轻化越来越明显,这个年龄发病也不少见。那么这个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又是什么呢?翻看完病例,我去和病人唠唠嗑。

02—大夫,我今天还溶栓不?进病房看到患者,声音洪亮,红光满面,如果不是上着心电监护和输液,根本看不出是个病人。看到我们进来,病人问了一句:“大夫,今天还溶栓不?”张大夫:“不用了,溶栓就昨晚1次就行了。”张大夫开始查体,我在想,如何简单告诉患者溶栓是咋回事?静脉溶栓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流的措施之一,我国常用的药物为阿替普酶和尿激酶。目前公认的静脉溶栓时间窗为发病4.5小时或6小时内。也就是说,在患者出现急性脑血管病的症状后,只有在医院,进行了相应的检查和评估,才有溶栓的机会。如果溶栓效果不好,我们会选择其他手段进一步治疗。重点:就诊越快越好,就近选择有静脉医院。铁岭卒中地图看这里:

03—大夫,这些坑,我全踩了!患者47岁,急性脑梗死,肯定是有原因的。此次入院,溶栓效果不错。只要揪出危险因素,控制住,将来生活质量应该还可以。有些化验和检查没有回报,先从病史入手。医:“高血压,8年,未用药。为啥不用啊?”患:“我也没感觉啊?”(身体已经发出警示信号,视而不见。就像上帝开了一扇门,你非要关上)(高血压没感觉,不代表不需要用药。)医:“冠心病3个月,吃药了吗?做冠脉CT和造影没?”患:“没吃药,胸痛去门诊做了个心电图,大夫让我做检查,我没同意,吃点小药。”(上帝又打开一扇窗,你又关上了)医:“血糖高吗?”患:“高过,没管。”(你把天窗也关上了)(不重视,不复查,不就诊,大错特错)医:“烟酒呢?”患:“抽30多年烟,每天2-3盒,一周喝2-3次酒,每次3-4两。”(就想在小黑屋呆着)医:“戒没?熬夜不?平时锻炼不?”患:“没戒,爱吃烧烤爱熬夜。不锻炼。”医:“你看你这些习惯,没一个好的。不良生活方式,你占了个遍!”患:“是,这些坑,我全踩了,这次往后我就知道了......”医:“好在你做对了一件事--来诊及时,没有错过溶栓......”

04—

脑卒中年轻化,该预防了!脑卒中已经不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老年病”,受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向脑卒中的道路。脑卒中与饮食、作息、不良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吸烟、饮酒、长期熬夜、长时间玩手机、缺乏体育锻炼、高盐高脂饮食都已经被证实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现代生活中,脑卒中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年纪轻轻就得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占大部分。预防措施首先倡导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少脂低盐少糖食物摄入、多摄入蔬果谷物类食品。同时,要多运动,增加“坐班族”的运动量。远离脑卒中,从年轻开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