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脑萎缩共济失调走路不稳还能恢复吗 [复制链接]

1#

本病病因不明,但大多有家族遗传倾向,20岁以前起病者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20岁以后起病者则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国内外众多学者经过长期研究,将Friedreich共济失调缺陷基因定位于9q13~q21,将OPCA遗传基因定位于6p24~p23之间。同时发现与病*感染、免疫缺陷、生化酶缺乏及DNA修复功能异常等诸多因素有关,但其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中医认为本病系遗传性疾病,在中医理论中显非外感之邪所侵,多为先天之本肾虚之故,且其临床以共济运动障碍为主,系筋、骨、肌肉之病。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故病涉肝、脾、肾三脏。

 康复治疗共济失调的目的


  1.改善患者运动的姿势基础,增强近端稳定性;改善平衡调节,使患者学会小范围的运动。


  2.改善主动肌、协同肌、对抗肌的协同,使患者的运动变得平稳和流畅。


  3.在抗重力的位置上,让患者体验有目的的抗重力运动。


  4.改善视固定和眼、手协调,使患者能利用视觉帮助稳定。


  5.在患者的运动中,引入旋转的成分,减轻患者因害怕失调而不自主地或自主地对其运动的限制。


  6.训练患者恢复正常的中线感和垂直感,以便他们在运动中有返回中线的参考点。

第一阶段:针对性治疗期。生身之血循环,调其泌统,给以血供,增修免疫,激风防之性不明,从而改变患者的步行不稳、步态蹒跚、言语不清、肌张力减低、眼运动障碍、书写困难、辨距不良、视物旋转、左右摇摆、肌肉不协调、饮食呛咳、偏瘫、过度疲劳、肢体萎软麻木等等现象。

第二阶段:强化治疗。温补肾督,强筋壮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干预西药依赖性(无论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干预病情发展。

第三阶段:巩固治疗期。共济失调属于痿症,是肝肾不足,脾失健运,筋骨失养所致,舒筋活络之品,俾湿热得去,筋脉得利,则痿证自能渐愈,本证病程一般较长,在明确辨证的基础上,用药须有方有守,必待气血津液来复,方可渐臻坦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