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partment/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魏浩实习生雷锦雯通讯员封宁
医院为我省最早建设的卒中中心之一
推荐理由:作为我省最早建设的卒中中心之一,郑州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曾在去年获得全国“卒中先锋奖”金奖,而其创下的最短DNT纪录,仅仅只有5分钟!
核心提示丨作为我省为数不多的国家级卒中中心,郑州医院(下称医院)卒中中心的成绩有目共睹。在全国综合评比中脱颖而出,一次次将DNT(急医院到静脉溶栓时间)从数十分钟,压缩至几分钟,这个中心是如何做到的?在其成绩的背后,又有哪些常人所不知的故事?带着诸多疑问,记者进行了走访。
有底气的“成绩单”,见证患者家属的认可和信赖
家住郑州中原区电厂南路的一名退休教师,今年已八旬,他给报社打来“我要推荐医院(卒中中心),除了技术好,对患者照顾得也好。”老人说,上个月老伴突然出现中风征兆,在打电话求助后,该院急救车很快将老伴接走并进行救治。“现在老伴还没出院,但我要提前谢谢他们(医护人员)。”
在记者接到的众多推荐中,关于医院的有不少。而这份患者家属的认可和信赖,在学界也有目共睹:急性静脉溶栓率达18.3%(远高于全国平均2.3%的水平)、时间窗内溶栓率高达97.31%;DNT中位数平均47分钟(要求60分钟),去年下半年的DNT中位数缩短为35分钟,最短5分钟;动脉内膜剥脱59例,位居全省领先水平。而放眼全国,该中心的关键绩效指标在去年全国排名第三;今年6月,又在全国综合排名中位居第五;今年10月,该院在全国静脉溶栓技术50强中,排名第七。
这些成绩,在用数据印证读者推荐的同时,也让记者不免好奇:这些成绩,他们到底是咋做到的?
所有溶栓关口只为患者争取时间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一分钟的延误,意味着万个神经元死亡。“我们抢先一秒钟,可以使病人健康存活2天。我们所有的溶栓关口,都在争分夺秒为病人争取时间。”说这句话的,是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主任王润青,她也是该院高级卒中中心救治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
今年10月,郑州某大学就读的22岁学生娜娜,早上醒来突然发现左侧肢体失去知觉,遂到医院就诊。经检查为急性卒中,医院迅速启动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虽然失去了静脉溶栓的时间,但取栓手术还有机会。由于娜娜家在外地,医院,无法缴纳费用并签署手术同意书。对此,在场的医务人员认为:“救人才是第一位,哪有时间考虑那么多!”由学校辅导员和家属联系,征得他们同意后,及时为娜娜进行了手术。半小时后,医生从她的基底动脉,取出两个1厘米左右的栓子。术后,娜娜很快恢复基本活动能力。
注重宣教,将发病早期识别方法送进幼儿园
随后进一步分析,发现导致娜娜发病的栓子,可能来自下肢静脉。而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就是久坐、进水少等。王润青说,近年来脑卒中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青年长时间抽烟、低头看手机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容易导致脑卒中。
“除了不断优化流程、更新技术来提高卒中中心的救治能力,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同样重要。”该院业务副院长、卒中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赵智琛说,周围的人早一分钟拨打求助,就能为患者争取更多生命机会。因此,该院卒中中心的医护人员在工作之余,还经常深入社区,为居民普及卒中防治知识。
出人意料之外的是,该卒中中心还将脑卒中宣教的范围,拓宽到幼儿园。“很多小朋友都是家中老人负责接送的,那么就要让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知道,如何去识别和处理身边的紧急情况。”王润青说,在国外有相当一部分的脑卒中老人,就是小朋友最早发现并求助的。
打造急危重症救治体系,服务中原百姓健康
赵智琛说,作为区域性卒中防治中心,医院高级卒中中心不仅能够开展标准化的卒中二级预防,而且可以实现卒中急性期规范化救治。而这一切,都与该院院长连鸿凯的快速一体化诊疗中心发展思路密不可分。
赵智琛介绍说,就在救治娜娜的卒中绿色通道上,“先抢救,后付费”的*策已实行多年。不仅如此,在救治脑卒中患者的所有环节,该院都有过人之处:医院为胸痛和卒中中心设置了专用导管室;每台救护车都配置有车载信息系统,实现了患者信息前后方的实时共享,使得“一键启动”导管室,绕行急诊科直接上手术台成为可能;此外,急救室配置的溶栓床,患者躺上去体重就能显示出来,方便了医生以最快速度算出溶栓药物用量……
在连鸿凯院长的提议与大力支持下,医院确立了逐步建立“胸痛、卒中、创伤、出血、眩晕、异物、中*、腹痛、过敏、气促”等十大症状为导向的快速一体化诊疗中心发展思路。多个救治中心在协同会诊、通力救治等方面,已达到全省乃至全国的一流水准。
谈及卒中中心的工作,院长连鸿凯说:“医院将通过卒中中心建设,医院的学科发展。通过不懈的努力,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体现价值,给老百姓健康上交一份放心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