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确保江苏省小高考元素周期题不丢分的解题方法78792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的较有效医院

确保江苏省“小高考”元素周期题不丢分的解题方法


江苏省“小高考”化学考试选择题第22题固定是元素周期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元素周期知识和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介于学生冲A保C的要求,这道题是冲A学生不能错的题目,也是保C学生提高分数的关键所在。我在讲解过程中满足了两种类型学生的需要,并简化步骤,提高效率。


中国论文


一、解题具备的基本化学素养


1.1~18号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冲A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是熟透于心的,能清楚各个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那么不能达到这样要求的学生就把1~18号元素一一写出来,具体来说难度不大。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能画出短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理解K、L、M、N分别代表电子层1、2、3、4层即可。


3.元素周期律


这个知识点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很头疼,在复习时候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其实即便不能理解氢化物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等的变化规律,将该图熟记于心也能够做出该题目。


不管是什么元素,在左下角就是越往左下角越强,在右上角就是越往右上角越强。半径是越往左下角越大,越往右上角越小。


4.常见的元素知识


如Na与O可以组合成Na2O和Na2O2两种化合物,H也是;Al2O3及Al(OH)3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碱,非金属元素(O、F无最高正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酸等。此外,还需要简单逻辑推理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助解。


二、解题具体的步骤与方法


例1: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第22题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X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和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与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B.原子半径:r(Y)R


D.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她最先看到的Y是Al,“R原子最外层是内层的3倍”R的最外层电子是6,原子序数是8,所以是O。“R与Z同主族”Z是S。


R(O)


Y(Al) Z(S)


结合元素周期律图得到选项B和C都是错的。然后根据“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得到X是O和Al之间的元素,根据“W与X同主族”猜测W和X的几种情况,X是Mg的话W是Be,X是Na的话W是Li或H,根据她的直觉,便认为X是Na,W是H,排除A得到最后的正确答案D。


听她这么给你解答,而完全忽视题目中的一个条件,你会暴跳如雷,但瞧瞧她那幼稚而又肯定的直觉推测,你又忍不住想笑。回过头来想一想,孩子的世界不需要严谨,也不需要规范。细细回顾考题又真如她的直觉,试题避开了一些不常见的元素,常出现H、Na、O、S、Al、F、Cl、N、P、C、Si、Mg这些元素,所以你不得不佩服孩子们的巧妙直觉。


这类题目的讲解和听解过程不免是年轻的我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宝贵财富。严谨归纳某一类解题知识与剖析解题技巧并赋予学生,还养成耐心听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感叹他们的跳跃选择和见缝插针的效果,赞扬和鼓励他们的各种表现。在集体教学时给出提示,当然这种提示也可以是其他学生提出来的,令另一些靠“直觉”的他们不禁豁然开朗,明白仔细审题的重要性。


我给出的建构图示的方法仅仅是减少学生某些前后困扰并给他们带来解题捷径,解决这类题的关键还是要建立信心,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兴趣去“学”,去“推”,甚至是去“猜”。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陈集中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