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圳宣布这张救命地图终于在10区全覆 [复制链接]

1#

10月29日是16个“世界卒中日”。最新报告显示,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卒中患病总人数超过万,每5位死亡者中就至少有1人死于卒中。

在节日来临前夕,深圳也实现了“卒中急救地图”10区(新区)全覆盖。

记者医院获悉,10月27日,医院医院举行深圳市急性脑医院揭牌仪式,至此,深圳全市均覆盖卒中急救地图。

截至目前,深圳已有32家脑医院,在全市形成了卒中救治黄金1小时圈。

全国首创“卒中急救地图”

我们平常俗称的“中风”就是脑卒中,它以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四高”特点,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前者所占比例高达80%。而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急性发作,溶栓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至少30%的患者可从溶栓治疗中获益。

“早期溶栓非常重要,在发病后的4.5小时时间窗内溶栓,手术成功率达30%。”医院副院长任力杰作为脑卒中患者“救命地图”的缔造者,他强调一旦错过溶栓时间就只能去急诊科用药,能够获益的可能性只有1%。

早在年,任力杰便牵头成立“深圳溶栓地图”,这是全国推出的第一个卒中急救地图。深圳溶栓地图被纳入国家卫健委员拟定的脑卒中院前急救诊疗指导规范,为我国脑卒中救治体系的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医院也成为深圳市第一个全国高级卒中中心。

卒中急救地图即“急性脑卒中和紧急心肌医院分布图”。这是一张高效智能的救治网,通过它能迅速找到距离最近的卒中中心和胸痛中心。

弥补大鹏新区脑卒中救治空白

此前大鹏新区没有一医院,一些急性脑卒中病人只能医院进行救治。由于在路上花费时间过长,容易耽误治疗的黄金时期,致死、致残风险较大。

医院副院长、新区医疗健康集团执行院长任力杰表示,医院成为深圳市急性脑医院,无疑弥补了大鹏新区卒中救治的空白,也是践行“健康中国”和“健康深圳”的重要举措。

“医院将以医院高级卒中中心为技术指导,推动脑医院建设规范发展。”任力杰认为,通过搭建“区域脑卒中分级协作救治体系”,让卒中患者在新区内就能获得及时、有效、专业的救治,急重症患者医院。”

大鹏新区教育卫健局卫健科科长潘嘉东表示,自年引入新区医疗健康集团以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将高质量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规范延伸到大鹏新区,新区医疗卫生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居民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高。

潘嘉东介绍,医院揭牌,医院医院脑卒中筛查及防治工作的丰富经验,医院和社康机构联动合作,对社康开展脑卒中筛查排查出来的高危人士进行有效干预,打造脑卒中防治、救助、康复的“大鹏模式”。

构建市-区-社区三级联动脑卒中防管治模式

医院是大鹏新区医医院,这是深圳首个市、区共建的紧密型医联体。

在新区医疗健康集团成立之后,医院实行分院学科一体化建设,构建管理、责任、利益、服务共同体。

在指导医院筹备急性脑医院创建过程中,不仅完善了急性脑卒中救治相关制度、流程、设施设备和人才引进工作,还开通医院的急性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组建了大鹏新区首支脑卒中医疗救治团队。

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以医院医院为依托,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干预,探索以脑卒中为代表的慢性病早期干预和全程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疾病管理与健康管理等评价机制。

(内容来源:南方+客户端记者:刘珊)

预防全球第二大“杀手”,

深圳“中风”医院增至32家

10月29日

是世界卒中日

随着气温降低

又到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

世界卫生组织去年发布的数据显示

中风

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

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但事实上,很多人根本不清楚中风“长啥样”。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已经中招了还不知道,有的老人家甚至休息一会、睡一觉,等子女回来了医院。就算知道是中风了,可能也不懂得要打。

有的叫家人开车送院,有的拦辆出租车送院,医院,医院都能救治急性中风。

如何快速辨别中风症状

医院

平常如何注意避免中风

这些都是重点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一一盘点

如何辨别中风症状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信息,对于急性发生的脑梗死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中风”等口诀识别脑卒中早期症状并寻求诊治。例如,“中风”口诀:

1——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果有类似症状出现,就要迅速拨打急救电话或及时就医。

深圳溶栓地图又扩版了

记者10月28日获悉

深圳溶栓地图又扩版了

我市急性脑医院

增至32家

“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越早发现卒中的症状,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患者在发病后立即医院,得到规范的治疗,可增加恢复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年,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和“全市脑卒中重大疾病防治中心牵头单位”,医院牵头建设全国首张“城市卒中急救地图”——深圳溶栓地图。

如今,这张溶栓地图不断扩大,已有32家医院成为深圳市急性脑医院。依托溶栓地图,深圳市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成功救治病例数从年的例,提高到年的例,节约医疗费用的同时,也提高了溶栓患者的存活率。

▲深圳最新版“卒中溶栓地图”

如何减少区域内居民“中风”的危险?

日前,我市启动“卒中识别与分级诊疗行动”,通过卒中识别与分级诊疗行动,提高区域内卒中识别、诊疗及科学转运能力,提高脑卒中患者溶栓和取栓治疗的比例。

同时,健全区域内双向转诊、上下联动、防治结合的“卒中分级诊疗”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推动“区域卒中防治体系”建设,减少因卒中导致的残疾和死亡。

专家提示脑卒中是可防可控的。

虽然卒中的主要群体是中老年人,但这并不能说明年轻人就可以高枕无忧,任何人甚至孩子都有患病的可能。

口眼歪斜、言语不利、肢体瘫痪、意识障碍……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

国家卫健委介绍,有六个时刻容易发生脑卒中,需要特别注意,其中包括:在情绪过度兴奋时,从暖和房间突然到寒冷空间时,上厕所用力时,职场压力过大或过劳时,冬天洗澡时以及夏天运动大量出汗时。

有几个方法可以在家中自测是否患有“脑梗”:

筷夹豆粒:将大豆和2厘米大小的豆腐置于小碟内,用筷子交替夹豆粒和豆腐块,放到另一碟子里,反复5次。若需30秒以上就要留意了。

直线前行:在地板上画一条5~10米长的直线,左右脚交替踩线向前走。不能准确踩线,或者身体摇晃者,说明小脑或者脑干可能有异常。画螺旋线:在纸上以5毫米间隔画螺旋线4圈,然后用另一颜色的笔在5毫米间隔中间加画一条线,力争10秒钟内完成。如果这条线有两处以上的地方,能和螺旋线碰触在一起,就要高度怀疑有隐性脑梗了。

专家表示,卒中有一部分不可干预的发病因素,包括年龄、种族、遗传因素等。但还是有很多发病因素是可以干预的,其中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吸烟、酒精摄入、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心理因素等。

专家提示,脑卒中是可防可控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应注意清淡饮食,适度增强体育锻炼,克服不良习惯,如戒烟酒、避免久坐等,防止过度劳累、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小编提醒

早发现、早预防

早诊断、早治疗

就可以有效地防治脑卒中

(来源:深圳特区报记者罗莉琼、中国新闻网深圳卫健委深圳市卒中学会)

“大病不出深圳”基本实现!

10月29日下午,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专题询问会。围绕“医院建设”这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话题,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一连抛出8个问题。市卫健、发改、科创、财政、医保等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并对提出的询问进行回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主持询问会。

9家医院计划新增病床1.5万张

从年省政府启动广东省医院建设起,医院纳入其中,取得哪些成效?

据市卫生健康委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共分两期确定50家医院建设单位,医院、医院、医院等7医院。年,市政府启动医院建设,将中医院医院等2家医院纳入全市医院重点建设单位统一管理。

硬件方面

9家建设单位均启动新改扩建项目,总投资约亿元,计划新增床位1.5万张,配置大型医用设备91台。

软件方面

开展临床前沿新技术新项目项,引进高层次医学人才人,派员外出进修培训人次。

这9家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今年上半年手术难度及风险较高的三四级手术平均占比50.41%,其中病情较为复杂、危重的CD型病例占比88.41%,均较年有明显提升。

深圳市域内住院率达到98%

深圳的医疗水平究竟怎么样,市民患上疑难杂症和大病重病还需要往外地跑吗?这是很多市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