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朝夕
阅读
约5分钟
你以为我吃饱了就去上学吗?
很多人都会饭后昏昏欲睡。
广为流传、深入人心的食困理论如是说:“在吃完饭后,血液涌进胃部帮助消化,供应大脑的血液减少,所以会犯困想睡觉。”
但是!这其实只是个美丽的“传说”。
饭后犯困,不是脑供血不足!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大脑
大脑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怎么可能一顿饭就让它供血不足?
而且有人做实验证实了:在吃饭前后,给大脑供血的颈动脉内的血液量没有明显改变。谣言稀碎!
那什么才是吃饱犯困的“元凶”呢?
饭后犯困,是怎么回事?
沉迷睡眠,日渐发胖~
经常饭后萎靡不振,很可能是体内激素在“作祟”:
胆囊收缩激素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体中分泌的胆囊收缩素一般在饭后两个小时之内会明显升高,等到两个小时之后,这种收缩素分泌量就会减少;而相对而言,胆囊收缩素含量越高就越容易困倦。
另外,一般脂肪含量越高,胆囊素水平会更高,睡意会更浓。
食欲素
人体进食后,食物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餐后血糖会升高,同时抑制体内食欲素的分泌。而食欲素含量降低人体就容易犯困、不想动弹,食欲素含量较高,人体也会较清醒且活跃。
因此,特别是进食淀粉类较易消化的食物时,血糖相对升得更快,也更容易犯困。
胰岛素
饭后食物中的葡萄糖被人体吸收,胰岛素就会分泌出来,帮助控制血糖;胰岛素会促进蛋白质合成,人体中所含的色氨酸会增多,在脑内先形成5-羟色胺,可进一步形成褪黑素,从而让人体产生睡意。
此外,胰岛素还会促进人体中钾离子从血液中进入细胞内,若人体处于轻度低血钾状态,身体也会出现疲劳和困意。
4招,让你饭后也精神
努力睁开眼才是生活的意义
保证夜间睡眠
如果前天晚上没睡好,白天本来就会疲惫困倦,再大吃一顿,那可以说是火上浇油,真恨不得吃着饭就能睡着。而保证每晚7~8小时的睡眠,可以让白天精神抖擞,食困也会减轻很多。
只吃7分饱
如果午饭吃得太多,前面提到的“食欲素”、“胰岛素”都会一起发力让你昏昏欲睡,反之,少吃一点,就能让它们安分不少。
饭后散散步
吃完饭适当活动活动,有助于降低血糖,减少困倦乏力感,户外新鲜的空气也有提神的效果。
咖啡提神
还是有点困?就来杯咖啡吧~
别打我,真有用!
以上4招全上都不行?那就别勉强了,只能说你的本能比你的意志力强太多了,注定是个爱睡的主儿,都这样了那就去睡会吧~
午休以15~20分钟为宜,睡多了会影响晚上的睡眠,第二天中午只会更困哦~
常犯困,也可能是这些病悄悄来了
天天睡到天荒地老,我怀疑你有病
排除以上原因,在日常作息健康规律的前提下,困倦状态严重且长久没有得到改善,就要考虑是否是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
血脂升高
犯困主要是大脑供血不足、相对缺氧所致。高血脂的人,体内血液流动相对缓慢,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而且高血脂会在体内动脉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血管管腔狭窄,导致大脑缺血缺氧。
鼻炎
由于鼻子内部有炎症,导致呼吸受阻,从而引发大脑供氧不畅,导致犯困,甚至出现全身乏力、头疼。
此外,得了鼻炎如果不及时治疗,还易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时氧气不足,会影响睡眠质量。
心脏疾病
如果血液供应不足,就会导致大脑缺氧,从而导致神经系统活跃性降低,具体的表现就是睡不醒。经常出现犯困症状,说明心脏收缩功能可能出了问题,要进一步检查确定病因。
脑血管病
如脑梗塞、脑萎缩、脑血栓等脑血管疾病会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也会有犯困的表现。
其他慢性病
如慢性肾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等,会降低新陈代谢的速率,导致其体内有*的代谢物不能顺利地排出体外,进而影响到植物神经的调节功能,也会出现整天犯困、睡不醒、多汗等症状。
嗜睡并非“懒惰”,如果你长期处于“怎么都睡不够”的状态,那就要注意身体的健康状态了。
你是饭后就昏昏欲睡的“特困生”吗?花一秒转发告诉大家~
参考资料:
[1]好大夫在线《吃完饭就困,是脑缺血吗?》
[2]广东卫生信息《吃完饭就犯困,是大脑供血不足?》
END
最美最有活力早8:30,我们相遇。
热点
女子吃半只螃蟹进ICU?夏季海鲜食用禁忌须知护理
中国“坐月子”恶俗快来看看你听过几个拾问
90%的人都弄错的问题吃鸡蛋不要做这几件事常识
人人都该知道的30个小常识骨头汤到底补不补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