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脑溢血敲门时,身体告诉您的悄悄话我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pf.39.net/bdfyy/

我国脑出血患者约占卒中患者的23.4%,其中46%的患者在发病1年内死亡或严重残疾。而血肿扩大可增加疾病的远期预后不良和死亡风险。大多数研究将血肿扩大定义为相较于基线血肿,血肿绝对体积增加≥6cm或血肿相对体积增加≥33%。

近年诸多研究表明,平扫CT及CTA中存在某些特异影像征象可以预测脑出血血肿扩大。

平扫CT

1.血肿内低密度

由Boulouis等提出,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密度近似脑实质且边界清晰

(2)密度近似脑实质但边界不清

(3)密度近似水肿或脑脊液

(4)密度不均且存在液平面

血肿内低密度是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2,95%CI:2.21~5.31),且可预测90d不良预后(OR=1.70,95%CI:1.10~2.65)。

2.黑洞征

其定义为高密度血肿内不与周边脑组织相连的边界清晰的低密度区域,可呈圆形、椭圆形或条形,与周边血肿CT值相差至少28HU。

A:不规则形黑洞征,与周围血肿的HU值相差35HU;B:圆形黑洞征;C:条形黑洞征,血肿内的低密度区域与脑组织分离;D:小圆形黑洞。

黑洞征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3%、94%、73%及73%。其机制可能与血肿腔内不同的密度代表不同的出血阶段有关。因此可预测血肿扩大和不良预后。

3.漩涡征

漩涡征原是预测硬膜外急性活动性出血的重要指标。Selariu等首次将这一标记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定义为血肿高密度区内的低密度区或等密度区,其形状变化多样,可以是圆形、条状或不规则形状等。多见于中线移位、出血破入脑室等存在已知不良预后的患者,其发生率与血肿量大小密切相关(5-30ml:41%,30ml:62%,P=0.01;而出血量为1-4ml的患者中仅6%出现漩涡征),提示漩涡征可能是预测血肿扩大的标记。

a-c分别表现为轮廓分明、不规则、条纹状三种不同形态的漩涡征;d:左侧壳核出血不伴漩涡征;e:右侧额叶出血,箭头所示为血肿吸收,非漩涡征:f:左侧额叶出血,箭头所示为血肿内液平

4.混杂征

定义为血肿内同时存在相对高密度和低密度区域,二者之间界限明确,CT值相差18HU以上。

A、B为混杂征,两种密度区域区域间存在肉眼可见的明显分界;C无明显分界;D为高密度区域完全包裹低密度区域的漩涡征

其形成的机制是血肿内凝固的血块在CT上呈现高密度,而低密度区域可能是由于破裂的血管仍在持续出血,血液尚未凝固所致。因此其可预测血肿扩大,并与90d不良预后相关。

5.岛征

即平扫CT上血肿周边的小血肿。如均不与血肿相连,要求个数为3及以上;如全部或部分与血肿相连,要求个数为4个或以上。

A: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可以看到3个分散的小血肿,每个都与主血肿分离;

B:壳核出血患者,可见3个独立小血肿,注意小血肿和主血肿之间的低信号区;

C:脑叶出血患者,可见4个分散的小血肿

D:基底节出血并突入脑室的患者,可见4个泡状或芽状的小血肿与主血肿相连,另有1个单独的分散小血肿

其形成原因可能是随着血肿扩大,导致临近小动脉损害,引起主血肿周围的小岛出现。研究显示,“岛征”预测血肿扩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4.7%、98.2%、92.7%、77.7%。因此可作为预测ICH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可靠指标,并且是90d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1,95%CI:1.26~9.81)。

6.卫星征

由Shimoda等提出,是脑出血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定义为:

(1)至少一个层面上存在与主血肿分离的小血肿;

(2)小血肿的最大直径10mm;

(3)小血肿距主血肿的最小距离在1~20mm;

(4)排除蛛网膜下血肿与脑室内血肿。

7.血肿密度不均及血肿形状不规则

Barras等首次报道了CT平扫下的血肿形态与密度对于血肿扩大的影像学预测价值,按血肿的形状及密度将其分为5型。如下图(左侧为形状分类,右侧为密度分类):

8.液平

近些年的研究也发现液平与血肿扩大及不良预后相关。该征象的出现可以反映出血凝固过程中的异常,后者导致早期高密度蛋白沉积。液平在出血患者中较少出现,以往报道其发病率约1%~7%。

将上述各平扫CT征象联合,有学者提出有扩大倾向的血肿,即混杂征、黑洞征及岛征中一个或多个阳性,为血肿扩大(OR=28.33,95%CI:12.95~61.98)和不良预后(OR=5.67,95%CI:2.82~11.40)的强烈预测因子。

CTA

1.点征

年加拿大学者首次提出点征,定义为:

(1)在颅内血肿的对比剂外渗处至少出现1个对比剂浓聚影

(2)周围血肿与其密度相比,CT测量值至少大于HU

(3)血肿周围存在相邻的不连续走行的正常或异常血管

(4)点征存在于颅内血肿范围内

通过点征能够识别血肿扩大的高危患者,CTA点征预测血肿扩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90%、73%、84%。且高密度“点”越多,血肿扩大的风险就越高。

此外,点征与预后不良、早期临床恶化、高死亡率和脑室出血有关,被认为是早期血肿扩大和预后不良最可靠的预测指标之一。

但在临床实践中,需警惕动脉瘤、微小动畸静脉畸形、烟雾病、肿瘤及脉络丛钙化等假阳性情况。

随后提出点征评分:

(1)增强斑点个数:1~2个记1分,≥3个记2分

(2)轴位最大直径:1~4mm记0分,≥5mm记1分

(3)最大CT值:~HU记0分,≥HU记1分

点征评分是预测血肿扩大的独立的最强的危险因素,提示增强斑点的个数及形态指标与血肿扩大风险相关。此外,点征评分对院内死亡、3个月不良预后等也具有预测价值。

2.渗漏征

日本学者提出,将CTA原始图像动脉期和延迟期进行对比从而在延迟期图像上确定直径为10mm的感兴趣区域,如相较动脉期该区域CT值升高10%以上则判定为渗漏征阳性。其预测血肿扩大的敏感度达93.3%、特异度达88.9%。

3.碘征

由我国学者提出,在CTA原始图像上通过宝石能谱成像技术合成图判定,碘征阳性的诊断标准为:血肿内≥1个增强斑点且斑点需肉眼清晰可见,斑点内碘浓度需7.82(ug/ml)且斑点不位于正常血管走行区域。

碘征可独立预测血肿扩大(OR=53.67,95%CI:11.88~.42),且相较点征具有更高的敏感度(91.5%vs63.8%)和准确性(85.7%vs75.8%)。

4.充血征

由新加坡学者提出,指血肿内大于1mm*2mm的造影剂渗漏、并呈曲线喷嘴形状。研究结果提示充血征是血肿扩大(OR=6.05,95%CI:1.03~15.95)和死亡(OR=3.31,95%CI:1.24~25.41)的独立危险因素。

推荐阅读:

套医学视频课程可以免费学!

医考神器:考研/执考/主治/正副高/规培/中医/乡村/药师/技师

全国医院招聘1万+个岗位,有编制,大专可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88012.html

您的健康我负责

病例:夏某,54岁,四川人,反复头痛1月,于年1月3日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四肢乏力,突发晕厥,医院就诊,入院时精神较差,左侧肢体偏瘫,肌力0级。4小时后,呈现嗜睡状态,反应迟钝,排除手术禁忌症后,于年1月4日在全麻麻醉下行“右脑内血肿置管注药溶血术”,手术顺利,术后第一天,患者神志恢复,精神仍较差,术后第二天精神完成好转,患者下肢肌肉可收缩,可短距离平移,术后第六天,复查头颅CT提示大部分血肿溶解吸收,术后第18天血肿完全吸收,后期康复科继续康复训练。

影像学变化

术前

术后第二天

术后第18天

患者康复训练中

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管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

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其中豆纹动脉破裂最为多见,其他依次为丘脑穿通动脉、丘脑膝状动脉和脉络丛后内动脉等。

面对出血较多,病情较重且威胁生命的病人应争取时间,尽早采取外科方法清除血肿,CT定位微创穿刺引流术能争取时间,就地抢救,挽救病人生命,且具有以下优点/p>

(1)定位准确,误差小。

(2)操作简单,无需特殊器械。

(3)损伤小,安全。

(4)术后脑损伤及脑水肿反应轻。

(5)对高龄、全身状态差的病人均适用。

(6)明显缩短保守治疗血肿吸收时间,加快肢体功能恢复。

因而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专家介绍—

陈杰

医院副院长、首席专家,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

主任医师,金华市名医

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浙江省神经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分会委员

浙江省预防医学会肿瘤防治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物理治疗与康复学会康复教育学组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创伤分会神经重症与康复学组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重症与修复分会委员

金华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金华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德医院访问学者

赵俊

主任医师,骨科。宁波市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本科学历,从事骨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先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擅长手术治疗四肢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柱成形术)等手术。熟练运用间盘复位仪保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成功率高,同时对臭氧治疗颈腰腿痛,肩周炎、膝关节痛、痛风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省级论文数篇。

E

N

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3#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s://4001582233.114.qq.com/

脑溢血是发病迅速、时间短、危险性和死亡率极高的心脑血管疾病!

脑溢血的前兆

1头痛

头痛是脑溢血的早期症状。脑溢血患者颅内压升高,容易引起剧烈头痛,一开始是脑出血位置有疼痛感,当颅内血流逐渐增加,血压逐渐上升,容易发展成全脑疼痛,与一般性头痛相比,脑溢血引起的头痛会比较严重一些。

2晕眩

脑溢血会导致脑部供血、供氧不足,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晕眩症状。

晕眩症状稍轻时,患者会像喝醉酒一样站不稳,晕眩症状稍重时,患者会感觉天旋地转,看到的东西都是晃动、模糊的,甚至会有眼前突然发黑,直接晕倒在地的表现。

3眼睛黑蒙,视野缺损

脑内血流减少或微小血栓流经视网膜,容易引起同侧边动脉或眼动脉供血不足,使患者产生眼睛黑蒙、视野缺损的症状,这种情况称之为“一过性黑蒙”。

患者会突然看不清事物或者看东西不完整,感觉事物模糊,有重影,常常需要数秒或数分钟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4麻木

脑溢血患者会有明显的肢体、面部麻木的情况,表现为一侧肢体麻木,活动受到限制。

比如脚部麻木会导致步态异常或容易摔跤,手臂麻木会使握力下降,抓不住东西,也有患者脸部、唇部、舌头麻木,会引起口眼歪斜,甚至流涎的症状。

5说话不清楚

脑溢血会影响患者大脑的语言中枢,导致患者产生语言障碍,通常是引起舌头膨大或变僵硬。

表现为口吃、说话不清楚,有些患者会有吞咽困难和舌头疼痛的情况。

6嗜睡,爱打哈欠

脑溢血会导致患者脑部组织血氧不足,容易引起大脑功能失调,使患者出现白天嗜睡和频繁打哈欠的症状,患者也因此有无法控制的疲惫感,就算补充睡眠也很难缓解。

7流鼻血

由于鼻腔血管硬化,会造成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在血压升高诱发脑溢血之前,会先使患者鼻腔血管破裂,产生流鼻血的症状。

所以一些高血压患者如果有反复流鼻血的症状,需要引起重视,不要把它当成一般性流鼻血混淆,延误治疗时机。

脑溢血的发生总会让人措手不及,常有发病急,所以脑溢血的早发现变得尤其重要。

大家一定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