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温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多发季,那么,这个季节如何做好预防呢,医院,请这里的医生为大家解答。
医生告诉记者,对于心血管来说,血压升高、血液黏度增高、血管痉挛都会加重心肌缺血、心脏负担,从而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甚至发生心肌梗死危及生命。对于脑血管病来说,会诱发脑梗死、脑出血。
医院副院长王云鹏说:“一是低气温可使体表血管的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了血管的外周阻力,血压升高,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一危险因素。二是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液浓度增高,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而发病。”
据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突发性特点,医生建议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最好常备相关药物,如硝酸甘油片、硝苯地平片等。
医院副院长王云鹏说:“第一个是天气突然变冷的时候,应该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及时添加衣物,进食温热的食物。不宜早起去锻炼,最好等太阳出来之后再出去,或者是下午,傍晚的时候再出去。锻炼最好是室内,要适度,过度会引发心脑供血不足。二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戒烟酒、饮食不宜过饱、适当的运动。尤其是有心脏病的患者要避免情绪上的大波动,遇到事情要头脑冷静,心胸豁达。三是适量饮水。特别是早晨起床应该饮用一杯水,来补充夜晚的失水量。不要等到口干舌燥时才去喝。可以起到降低血粘度,保证血液流动通畅和润肠通便作用。四是天气突然变冷,可以引起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因此对于平时有高血压的病人需要观察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及时调整降压药的用量。”
医生还建议中老年人每年至少做一次健康体检,了解自已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