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高血压患者,您选对药了吗
TUhjnbcbe - 2023/6/13 20:59:00

高血压患者选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具体的患者应该具体分析,全面评估患者的血压变化,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用药情况等,给予合适的降压药和方案。

(2)治疗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匹配,不同患者降压强度和治疗目标不同,而且,患者的基线水平若高于/mmhg,应该两药或多药小剂量合用,使血压达标。

(3)注意保持24小时血压均平稳达到理想水平。不但要使血压水平持久平稳达标,而且同时有效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结构和功能。

(4)合理配伍,取长补短,使正作用协同相加,副作用相互抵消。

(5)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要同时全面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多重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要求多长时间达到降压目标?

(1)一般情况下,1-2级高血压可在数周内血压逐渐达标,并长期坚持。老年人可放慢速度。

(2)若患者高血压急症,应根据不同病情尽快相应处理,目前指南推荐:1小时内使平均动脉压(1/3收缩压+2/3舒张压)迅速下降20%-25%或降至/90mmhg,在随后的2-6小时内将血压降至安全水平,保持临床情况稳定,在以后24-48小时逐步降低血压达到正常水平。但急性脑卒中例外,急性期应该保持较高血压,以后使用缓和药物慢慢降压至合适水平。

如何平稳、持久地使血压水平达到理想水平?

(1)在合适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用于合适的患者;要注意因时、因药、因病而宜,体现药物和患者的个体化。

(2)最好选择长效药物,一天一次。如果服用2-3种最长效药物仍然不能全天平稳降血压,尤其有晨峰高血压者,可以合理分时段用药。

(3)每天一次用药者,最好在早晨空腹时服用,因为饭后可使药效减少10%-20%。当然,正在合并有胃溃疡的患者,可以饭后服用,以便减少某些药物对胃部的直接刺激作用。

(4)若有时出现血压波动,应该及时接受动态血压监测,指导调药。一旦调整到全天平稳的理想血压水平,不要无理由轻易更换已经摸索好的治疗方案。

什么样的患者血压不能降得太低?

若患者75岁以上,体弱多病,体重偏轻,小于50Kg;或合并较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严重的颈动脉或颅内动脉狭窄,脑梗死急性和亚急性期;严重的双侧肾动脉狭窄伴肾功能不全者等等,上述患者不要将血压降得过低或一味追求降压,此时血压过低会使脑供血、肾供血受影响,得不偿失。

合并糖尿病、高血脂时,血压是否应控制得更为严格一些?控制在多少合适?

应控制再严格一些。血压控制在/80mmhg以下,可使患者全面获益。

血压忽高忽低反而比持续高血压对血管的损害更严重,对吗?

同样有害。长期持续高血压可引起全身小动脉病变,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导致重要靶器官如心、脑、肾组织缺血;长期持续高血压及其伴随的危险因素,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可致心肾功能不全、脑卒中及视网膜病变等。血压忽高忽低也会导致靶器官损害,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差,自动调节功能减弱,更易发生脑卒中。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血压患者,您选对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