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死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红太阳开创分子育种新纪元0sarxeux
TUhjnbcbe - 2020/6/28 11:30:00

红太阳开创分子育种新纪元


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农资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为95%,其中农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为27%,肥料为32%,种子为36%,种子居第一位。可谓“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


        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本世纪的三次绿色革命基本解决了世界的粮食问题,特别是第三次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类农业生产的格局。


        中国种业的现状前景广阔,种子经营量35亿公斤,市值达人民币200亿元。按照“种子工程”规划,种子商品化率从35%提高到90%,至2010年销售额将突破1000亿元。中国种子市场的潜力已经吸引了孟山都、杜邦、先正达、KWS等跨国公司纷纷大举进入,而国内大多数企业由于产权不清、*企不分、官员任职、机构臃肿等体制和长期计划经济积累下来的弊端,2700多家企业70%亏损经营或资不抵债,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没有足够的资金应用到技术开发和创新,新产品新技术严重滞后,老产品逐步丧失市场。为谋取私利,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制假售假、坑农害农。


        鉴于世界种业的发展潮流、中国种业的现状和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在历史刚刚翻到21世纪之际,农药化工领域主宰风云的红太阳集团创始人杨寿海又在酝酿一次新的飞跃,借助三次绿色革命,充分利用红太阳多年积累的管理、技术、信息、市场、人才等资源,瞄准世界尖端科技——基因工程,大举进入种业产业,以推进转基因育种、标记育种、杂交育种和倍性育种的育、繁、推、销一体化体系为主体,构造中国种业的良性循环新机制。


        种子与农药同属生产资料,经营环境一致、经营渠道相同、消费者一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同时,都能体现“红太阳”为“三农”服务的宗旨。


        世界农业的发展表明,要从根本上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必须从种子改良和基因作为突破口,而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全球争议很多,在中国尚没有得到广泛认识。“红太阳”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站在科技浪潮之尖,高起点、高投入以基因技术作为种业切入点。


        2000年10月18日,杨寿海一举兼并重组南京市种子公司,组建红太阳种业公司,注册资金6000万元,目前总资产1.8亿元,拥有*红太阳种业有限公司、四川红太阳种业有限公司、高淳红太阳种业有限公司、江苏绿邦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南京新纪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南京金陵绿谷现代园艺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控股子公司和一个以技术项目申报、品种资源、棉花育种、油菜育种、小麦育种、蔬菜育种、水稻育种为主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红太阳种业联合中国农科院、华中农大、南京农大的一批国家级基因工程、育种、农艺学专家教授,重点开发一系列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及抗盐、抗旱和抗寒基因,同时根据我国气候、土壤和环境的多样性,发掘特异性和适应性强的种质资源,运用基因和杂交育种等先进技术,对国内外棉花、水稻、油菜、大豆、蔬菜优质良种进行克隆、修饰、重组和转基因育种,并导入丰产、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基因。


        “南抗3号”BT转基因抗虫棉是红太阳种业和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开发的一个继美国之后世界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是国家863重点攻关项目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BT基因是一种苏云金牙孢杆菌*素蛋白,导入棉花植株中后,棉花就具有了抗鳞翅目害虫的能力。对棉花而言,棉铃虫危害可使棉花减产50%以上。棉花有了这种*素蛋白,第一代棉铃虫和第二代棉铃虫基本上就不需要防治,而其他品种的棉花则要喷药4次以上。仅此一项,每亩就可节约成本50多元。此外,因为不喷药,和“南抗3号”间套种的其他农作物没有污染,也不存在环保问题。


        “南抗3号”在河南、江苏、安徽、湖北等16个示范区种植了6000亩,不仅产量高,而且省工节本。皮棉每亩高产100公斤以上,比国外基因棉种增产20%以上,亩均增收380元。据不完全估计,棉农年增效益达60亿元。2001年8月在江苏射阳现场发布会上,南抗3号以高产(皮棉产量平均为100.90公斤/亩,增产10.42%,达到极显著水平,大面积试验示范,皮棉产量128公斤/亩,高产田块产量达150公斤以上)、早熟(生育期130天左右,早熟不早衰,适宜在长江*河流域种植)、抗病(高抗枯萎病,耐*萎病)、大铃(南抗3号结铃性强,桃子大,单铃重5.5克,是目前已推广的抗虫棉中单铃重最高的新品种)、优质(南抗3号纤维洁白,有丝光,跨长31毫米左右)、整齐度高(47%)、强度大(22.1


    CN/tex)、延伸度长(7.2)、麦克隆值(4.3左右)符合优质棉标准、抗虫(南抗3号抗虫性好,较常规棉田减少农药用量70%以上)等优势,被人民、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美国侨报、巴西侨报等媒体纷纷报道,称“南抗3号”的成功开发和应用,标志着中国种业跨入基因时代。


        在现场新闻发布会上,有人问杨寿海“‘红太阳’既然生产农药,为什么又要向抗虫性转基因棉花种子发展,农药是治虫的,南抗3号是防虫的,这是不是自相矛盾,不怕对您的农药销售产生影响吗?”杨寿海笑着回答:“不错,表面看发展抗虫性转基因种子对我们的农药会产生冲击,但是,一方面‘红太阳’的宗旨是服务‘三农’,只要对农民有益,能给农民降低成本,带来效益,我们就做;另一方面,中国的市场太大了,转基因产品的推广和应用需要很长时间,农药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高,生物绿色农药和农药的结构发生变化,原来从杀虫剂为主逐步向除草剂、杀菌剂和助生长剂发展,两者都是为增产、丰产服务,可谓殊途同归。同时,我们还有巨大的国际市场,有待农药和种子产业的开拓。”


        在“南抗3号”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红太阳种业又不断研究水稻、大豆、玉米、蔬菜等作物的基因良种。


        杂交水稻以其增产增收被农民接受并得以广泛种植,但是目前存在三大缺陷:一是种子纯度问题(包括亲本种子的纯度和大田种子的纯度),这一直是个世界难题,既是科研人员攻关的难点,也是种子企业关心的焦点,更是农民担心的疑点。目前,三系杂交水稻、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期间,常因不育系的育性不稳、纯度不高或受外界环境异常的变化而导致杂交种子纯度不高(杂交稻F1纯度最高的约98%),每年全国各地90%的种子质量纠纷都是由种子纯度所引起。二是纯度鉴定的时间长,每年杂交种子在销售前都要在海南借代进行纯度鉴定。三是整个杂交水稻生产的过程成本高,由于技术的原因很多工作只能由人工完成。这三大缺陷是杂交水稻生产实践不能克服的。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杨寿海敢于挑战权威,推陈出新,经过和专家们的长期研究和试验,成功开发出世界惟一采用分子育种技术的白化标记杂交水稻。


        2003年9月,红太阳利用四川省在杂交水稻科研育种、制种成本的区域优势、*策优势和气候、土壤等环境优势,投资数千万元建设中国最大的分子育种生产基地,专业从事基因转化、标记育种、杂交育种及杂交水稻亲本和种子繁育,并在全国范围内构建市场平台和销售络,迅速做强做大杂交水稻种子产业。该项目预计自实施之日起三年内做到高新技术产品的育、繁、推一体化,产值突破一亿元,效益突破1000万元,以提升红太阳集团水稻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知名度。


        白化标记所育成的杂交水稻种子完全克服了三大缺陷。同目前推广的两系、三系杂交水稻相比,采用白化标记杂交水稻具有明显优势,既可以提高亲本种子的纯度,又能大大提高杂交种子的纯度,制种后杂交种子的纯度可达99.9%以上。由于从源头保证了杂交种子的纯度,因此杂交种子经营者和种植者减少了因纯度带来的风险,解决了杂交种子经营中因纯度引起的责权纠纷,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可靠保证。即使由于某种失误造成了杂交种子的纯度不够,但在种植过程中仍然可以降低风险,只要及时拔掉白化苗,就能保证移栽后大田种植的纯度。种子经营部门对本年生产的种子,在收购时通过取样,根据F1的顺色标记确定生产户交售的杂交稻种子纯度,同时由于带白化标记的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应用,即可达到快速、便捷、直观地检验出杂株和及时去杂,保留正常绿色秧苗的目的,改变了过去纯度鉴定滞后、时间长、人力、财务消耗大的问题,由此而减少了杂交水稻繁育的成本。这一成果还可以应用到油菜、棉花等其他作物上,开发多种特优新品种,为我国农业走向世界增强了巨大的竞争实力和广泛的合作前景。


        2003年夏天,由红太阳种业和湖北省农业厅种子管理站联合召开的白化标记杂交水稻育种新技术全国研讨会暨水稻新品种全国现场观摩会在湖北省仙桃市举行。农业部、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种子管理站等部门的领导、专家,以及来自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四川等省市县级种子管理人员和经营者200多人参加了研讨观摩会。此项技术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的高度赞扬和认可。湖北省农业厅种子站还下发文件把红太阳种业白化标记水稻作为湖北省今后主推品种。


        全国水稻大省的2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来到仙桃市张沟镇夹沟村,现场观摩了陈友喜等三户农民种植的220亩运用这项新技术选育出的杂交稻新品种:水稻田里稻穗沉甸甸,几乎无杂株,在今年中稻普遍结实率低的情况下,该品种结实率仍达86.6%,亩产达710公斤以上。农业部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有关专家称:此项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技术若用到所有杂交稻上去,将会是水稻的一场革命,其推广意义无法估量。


        红太阳种业研究开发的还有抗草甘膦农作物。抗草甘膦基因的作物具有抗草甘膦的能力,草甘膦是全球第一大除草剂,是一种灭生性除草剂,植物有了抗草甘膦的能力就能大大减少作物在施用草甘膦除草时产生的药害,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用工成本。抗盐碱基因就是使作物适宜在盐碱地上种植而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中国有近亿公顷的盐碱地,如果都能种上作物,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而且可以有效改善环境。目前红太阳公司处于研究之中的还有转蚕蛋白基因,就是生产出的棉花中含有蚕丝成分。


        红太阳种业组建了一支以研究生和本科生为主的强大市场营销队伍,涵盖农学、植保、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在全国设立了七大办事处(覆盖18个省),营销人员不仅承担销售任务,而且和由技术专家及各级劳模组成的技术服务队伍,通过现场咨询、免费发放技术资料、电视电台宣传等手段,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科学种植,提高种植水平。为便于农民理解和认知,冒着酷暑,下到田间地头,实例讲解。“红太阳”以高品质的产品,真诚服务于农民。


        仅仅三年时间,红太阳种业走过了中国传统种业50年长久发展之路,共实现销售额近3.2亿元,创利近5600万元,推广杂交抗虫棉近500万亩,为农民创收近10亿元,节省农民农药支出近4亿元;推广白化标记水稻近100万亩,为农民创收近1亿元,减少农民损失近2亿元,产生社会效益近100亿元。


        红太阳种业在基因工程领域的迅速崛起,奠定了“红太阳”在世界同行中的地位,一跃成为中国转基因杂交抗虫棉最大的生产基地,跻身中国种业50强,成为最具成长性的种业集团公司。


        然而,杨寿海并没有陶醉在鲜花和掌声之中,他大胆设想,如果将药品中治癌、治慢性肝炎等基因植入作物中,那人们就可以在正常的饮食中治病了,再也无须像现在一样忍受生病和治疗所带来的痛苦。


        这也许是个梦想,但正因为有了梦想,人类社会才会不断进步、不断进取。


        “红太阳”正冉冉升起。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太阳开创分子育种新纪元0sarxe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