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数据显示,相较于新冠病毒的原始毒株,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力虽强,但毒力已经大幅降低。对于普通人群而言,在疫苗的保护之下,新冠病毒对人体的危害性已经大不如前,老年人无需过于恐慌。本轮疫情死亡病例罕见,诊断重型以上的都是由于基础病导致的肺部感染有关,这提示我们在对抗病毒的同时,更应重视患者基础疾病的管理。目前正值冬季,气候变冷,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如何在疫情时期科学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及语言表达障碍(失去语言功能或者吐字不清)等。目前已成为中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原因。脑卒中大体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脑梗死,占脑卒中的80%左右;出血性卒中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脑出血,占脑卒中的20%左右。一旦发生脑卒中应该尽早治疗,以挽救生命,减少致残。
哪些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
具有以下项及以上危险因素,或者既往发生过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人群即为脑卒中的高危人群。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
年龄:大于60岁,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性别: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脑卒中;
遗传因素:既往有脑卒中家族史。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疾病(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变等)、吸烟、酗酒以及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
新冠病毒感染会引起老年脑卒中吗?
已有文献指出除呼吸系统外,新冠病毒也表现出嗜神经的特性,可引起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其机制可能与病毒感染引发的凝血机制异常及血管内皮损伤相关。也有调查显示新冠病毒感染者脑卒中的发生亦可能是跟其原有的基础疾病有关,病毒感染会引起患者生理及心理的改变,若原有的基础疾病控制不当均可增加患者罹患脑卒中的风险。新冠病毒无疑是脑卒中的一大“帮凶”,在加强基础疾病管理的同时,需谨防新冠病毒感染,老年人平时要做好手卫生,勤洗手;出门戴好口罩;不聚集,保持社交距离,注意咳嗽礼仪。
疫情时期,卒中高危人群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规律作息。避免到喧闹、嘈杂、室温过高的公共场所。
2、合理膳食。多饮水、低盐饮食、荤素搭配,适可而止。
、适当体育锻炼。根据身体状况坚持运动,运动量适中。
4、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5、控制危险因素,尤其控制烟酒、油腻食品。
6、定期作身体检查,特别是血糖、血脂、血压和颈动脉超声等检测。但在此刻这个特殊时期,出门一定要带好口罩,做好预防隔离工作。
7、坚持按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停服降血脂、降血压、降糖等药物。
8、注意防寒保暖和通风。室温在18~22摄氏度,不宜过高,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定时开窗通风。
结语
疫情当前,我们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一旦出现脑卒中,不要惊慌,也不要讳疾忌医,尽早拨打,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