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分为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除开部分继发性高血压可得到治愈,几乎所有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治疗。
不过,我们很多高血压病友,在被确诊高血压以后,对治疗很消极。他们认为:高血压没办法治愈,既浪费精力、又浪费金钱,且最关键的是,还不知道能活多久,说不定哪天就走掉了。
那么,发现高血压以后,还能不能长寿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问题。
有人称高血压为“沉默的杀手”,源于该病可长期无预警症状,但却可以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起病,发病突然,往往令高血压患者及家属猝不及防;高致残率,往往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了不可预期的负担;高致死率也给不少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几乎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关心“高血压还能活多久”这样的问题。这样说吧,部分高血压患者在四五十岁诊断为高血压,但九十岁时依然健在,而部分高血压患者在四五十岁时就因脑出血、大面积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离世。
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这还得从高血压致病的本质来看,关键在于血压高不高?发生并发症的风险高不高?
家用医用老人上臂式全自动高精准语音电子量血压计测量仪器测压仪淘宝月销量3万旗舰店¥.9¥购买血压损害的部位主要有心脑血管、心脏、肾脏以及视网膜等。以心脑血管为例,血压升高的幅度越大,病程越长,对心脑血管的损害就越高,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就越快,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几率就越高,所致死亡风险也就越高。在/90mmHg以上的范围,血压每升高20/10mmHg,发生心脑血管的风险都会倍增。
因此,将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可显著减少对靶器官的损害,发生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会随之下降,远期死亡风险也会随之降低,预期寿命会相对延长。
当然,高血压患者可能同时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这些疾病均可增加对心脑血管、肾脏的损害,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合理治疗并发疾病,才能降低后期死亡风险。
综上,高血压患者的寿命因人而异,控制血压达标,积极治疗并发疾病,延缓靶器官损害可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可降低后期死亡风险,并延长高血压患者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