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高血压患者运动要注意什么
TUhjnbcbe - 2025/1/1 20:52:00

作者:穴位养生堂

适合人群:普通人群

把握你的运动时间

高血压患者的运动疗法方面除了需要注意运动强度以外,运动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选择恰当的运动时间,才能够起到良好的运动效果。运动时间有两层含义,一是在什么时间段运动,二是一次运动多久。

高血压患者在什么时间运动

每天早晨出门的时候,都能看到小区里、广场上、公园里……许多地方都有早起晨练的老人。老年人睡眠少,一般都能早早起床,锻炼成了他们一天的开始,这种长期坚持早起锻炼也让大爷大妈们都有一定的成就感——任何一种事情能够长期坚持都可以带给人成就感。

坚持运动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必须在这里提醒大家,晨练并非适合所有的人群。在前面,我们提到过高血压患者一天之中血压波动的情况,其中血压最高的时候就是清晨。

早晨起床以后,体内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多数人的血压和心率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状态,这个时候正是要防范心脑血管事件最关键的时刻,所以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清晨运动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事件。

我曾经在早晨上班的路上,医院打来的紧急电话,说是有老人早晨突发心脑血管事件,而此时正处于夜班和白班交接的时刻,医院进行处理。这些时候时间就是生命,而生命最根本的保障还是患者本人和家属的十二万分小心。

如果不了解早晨并不适合高血压患者锻炼,就极有可能因为一次疏忽,导致不可挽回的可怕后果。许多老年重度高血压患者就是清晨去世的。

在当下社会,空气质量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城市中,清晨的空气事实上是很差的,特别是很多无良的企业,会趁夜里没人注意排放有害气体,如果选择清晨锻炼,很多时候无疑就成了城市里的活体空气净化器。

尽管雾霾等空气污染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没有办法完全弄清楚,但总之不会有什么好处。从这一点上来讲,晨练也并不适合高血压患者。此外还需要告诉大家,通常所说的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对于高血压患者朋友也略有不同。

建议大家饭后不要立即锻炼,至少要休息一刻钟再锻炼,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是中老年人了,人生也没有那么多需要拼搏奋斗的目标,不必抢着那点时间着急锻炼。那么高血压患者什么时候运动较合适呢?

我先直接抛出答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最佳运动时间为16:00—18:00。不过在实际生活中,很多老人在这个时候没有时间出去锻炼,他们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要忙,有的是真忙,有的则未必。

有时候我叮嘱患者不要晨练,尽量16:00—18:00出去运动,他们就会表示不太现实:那会儿下午的麻将还没有散场呢,散场了就该回家吃完饭了,没时间锻炼。或者说16:00要去接孙儿放学回家,带回家了就要看小孩,没时间锻炼。又或者说儿女那时候已经快要下班了,该买菜做饭,准备晚餐了,没时间锻炼。

所以我建议晚饭后别着急洗碗做家务,可以稍事休息后,出去走一走,趁着夜还不深,可以锻炼一会儿。另外如果一定要早晨锻炼的话,也不妨做好准备工作,早晨不要太早出去锻炼,太阳出来后再去锻炼;起来锻炼之前,喝杯开水,吃两块饼干;运动不要太激烈,不要过头,做好热身运动。

最好有人一同去,假如没人同去,随身带张卡片,写上名字、住址、所患疾病,一旦发生意外时也好及时救护。如果已经查出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比较高,还是安全为主,尽量不要早晨锻炼了。

高血压患者一次运动多久

最后简单提一下一次运动持续多长时间的问题。运动时间加上运动强度,基本上就等于我们平常说的运动量了。不同的高血压患者应当按照自己的身体条件,如血压控制情况,安静时心跳次数、年龄以及有无心脏、脑、肾脏病变等,合理选择运动量的大小。

运动频率最好是每周4~5次,每次持续40分钟以上。运动时的最大心率必须控制在运动前心率的基础上增加30~40次/分。还可以根据运动后恢复的时间来判断,如果运动后5~6分钟,即可恢复到运动前的血压和心率,说明强度是合适的,超过这个恢复时间则说明运动强度过大。

高血压患者运动时注意事项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到运动有助于控制血压,但是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健康的运动方式。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运动时注意更多的细节,才能更好地运用运动疗法进行降压。

避开魔鬼时间

受人体生物钟的影响,身体的血压在昼夜24小时内产生波动,有时一天中最高血压和最低血压之间可以相差一倍。很多人认为,经过一整夜的休息,每天早晨起床时血压会比较稳定,处于低谷状态,事实上这种认识是绝对错误的。

日出时分,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开始上升,这种情况会导致心跳加快,血压上升。所以我们的血压在6:00—10:00时达到了一个峰值,会比一天中其他时间的血压高出20%左右。研究发现,在清晨这个时间段,心脑血管的发病率最高,比其他的时间段要高出50%,所以很多专家称清晨为魔鬼时间。

许多高血压患者会选择在早晨进行锻炼,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首先,在城市中,清晨和傍晚的空气污染最为严重,而中午和下午相对比较清洁。其次,在血压达到峰值的时间段进行运动,比较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如果没有吃降压药就出去运动,更是会增加高血压脑病和中风的概率。

还有很多高血压患者习惯晨起后空腹锻炼,这也是非常不科学的。空腹运动会诱发低血糖,让人感到头晕、目眩,严重时有可能导致昏厥。如果一定要在早晨参加锻炼的话,切记不可空腹,要在饭后休息片刻后再去运动,以防止意外的发生。

及时补充水分

运动后如果出汗比较多的话,就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因为血液中的水分不足,对肾脏不利,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凝血的风险。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有时可能会引发心肌梗死和脑梗死。

所以,高血压患者在运动前1~2小时、运动中以及运动后都要适当地补充水分,不要等到感到口渴了才喝水,必要时可以喝适量的淡盐水来补充丢失的钠离子。

不要马上洗澡

运动后洗个热水澡会让人觉得神清气爽,疲劳顿消,其实这样做很不科学,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因为运动时,肌肉会不断收缩,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心率加快,流向心脏和肌肉的血液增加,这种状态在停止运动后还会再持续一段时间。

如果运动后立刻就去洗澡的话,肌肉和皮肤的血管就会扩张,流向肌肉和皮肤的血液会继续增加,使得心脏和大脑的供血、供氧不足,进而导致突发心血管系统疾病。所以,高血压患者在运动之后千万不要立刻洗澡,应该先休息片刻,再用温水淋浴。淋浴时间要短,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降压是一场持久战,万万不能短期内看不到效果就放弃治疗。运动治疗也需要长期坚持,如果我们停止运动两周以上,那么以前运动所带来的降压效果就会消失不见。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没有运动锻炼的习惯,所以高血压患者在进行运动降压的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

一开始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也不宜过大,根据自身的情况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运动量。不管制定怎样的运动方案,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所以大家一定不能心急,只有持之以恒,方能收到较为理想的降压效果。

尽量选择有氧运动

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血压会大幅度上升,心率会大幅度增快。所以,高血压患者不宜进行举重、快跑、仰卧起坐等负荷过重的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时大量出汗还会导致血液黏滞度增高,引起脑卒中和心绞痛发作,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

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而言,进行大强度运动,还不如不做。高血压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病情、体力、年龄等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在进行有氧运动的时候可能会导致血压轻微上升,但是长期坚持运动可以降低交感缩血管神经的兴奋性,帮助扩张肌肉中的毛细血管,还能通过改善情绪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老人应结伴锻炼

有的老人喜欢清静,经常独自一人进行运动锻炼,这样做是很不安全的。因为多数老人血压高的同时还会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和同伴们一起锻炼可以相互照顾,防止意外的发生。

重视运动中的警戒信号

当你在运动过程中感到胸闷、气急、大汗淋漓、缺氧、恶心、呕吐、脉搏超过次/分的时候,应该立即停止运动,抓紧时间就医。做运动之前要进行适量的准备活动,病情重、体力差的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适量延长准备活动时间。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血压患者运动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