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上午,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正式上线,慢性病、常见病的复诊患者,可下载“医院”APP进行在线问诊、复诊预约,医生线上提供诊疗方案、开具处方,患者可选择药品物流配送,足不出户,享受一站式在线诊疗服务。同时,患者还可以在家门口用医保卡实现实时结算。
上线后的第一单送药到家还可医保实时结算
4月24日上午一早,医院神经内科的主治医师陈飞打开“医院”APP,里头显示了复诊患者刘先生的咨询问题。“陈大夫,我是你的病人,上个月因为右半身没劲入院,当时诊断脑梗死,高血压,现在情况比较稳定,血压控制也还可以,现在药快吃完了,还需要调整药物吗?能快递到家吗?”对于患者的询问,陈飞在手机上直接与之进行对话,询问患者的其他基本情况之后,陈大夫表示,这名患者不需要调整药物,他给患者开了阿司匹林肠溶片,并备注好了用法和用量,还嘱托一定要在早餐前空腹服用。
刘先生选择将药品快递到家,而这背后的服务链条也已经十分成熟。医生开具处方后,处方实时传递给了药剂科。药剂科的系统马上对处方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之后,药房及时备药。药剂师崔晓辉坐在互联网诊疗发药窗口前,已经将药品的处方打印完毕,并将一张小小的用药嘱咐贴在药盒上,提示病人用法、用量和用药时间。随后,他将药品、处方装进塑封袋密封好。没多久,顺丰快递的小哥小辛来到窗口准备取药,药品被装进纸箱内,包装完毕后,小辛快马加鞭。由医院不远,只用了10分钟作用,小辛就到达刘先生住处,将药品直接送到刘先生手中。
核对处方后,刘先生把医保卡递给小辛,插入到小辛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医保支付终端设备。这个像平板电脑一样的支付终端上显示出这次需要支付的费用:15.4元。刘先生一边扫码支付一边告诉记者,互联网诊疗开通后,他第一时间就选择了网上复诊,“医院排队等候的时间,也不用在诊室和药房之间奔走,疫情期间更是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几率。”更重要的是,还能刷医保卡实时结算。医院互联网诊疗平台上线之后服务的首位患者。
据了解,为了完成配送和医保结算服务,医院专门与顺丰物流达成合作,目前已经开发了10个可移动手持终端,方便患者在家门口结算。医院开通的这一药品快递到家并实时结算的功能,在北京全市尚属首家。
互联网诊疗可利用医生碎片化时间线上开具的处方要过审核
对于“医院”APP提供的互联网诊疗服务,陈飞医生很有话说。“我可以随时点开我的医生端,灵活性很高,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为患者看诊,不管是在查完房的时候,还是在上下班的地铁里,我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为患者服务。而且APP上都有患者此前看诊的信息,一调度就有了。如果是在其他单位做的检查,也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传给我,很方便。”
医生在APP上开具的每一个处方都会经过药学部的审核。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闫素英说,在用药指导方面,医院会在每一个药物品种上都贴上一张用药指导单,大约在一个月后,将在“医院”APP上线院内药师的用药指导视频。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通过APP挂免费的药学门诊,将有专业药师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
院内多名医生报名互联网诊疗目前只针对复诊患者
医院党委副书记李嘉说,通过互联网诊疗,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便利,让患者少跑腿。尤其是目前疫情管控的特殊情况下,可以减少患者的感染风险,还能拓展医生为患者服务的时间。目前,院内已经有多名医生报名了互联网诊疗服务。
同时,李嘉也强调,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目前互联网诊疗服务只针对复诊患者,也就是既往在医院就诊过的患者。其次,互联网诊疗服务大多针对一些常见病、慢性病来开展,也就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等。另外,互联网诊疗不开具麻醉药品、精神类药品处方以及其他用药风险较高、有其他特殊管理规定的药品处方。
李嘉说,医院开展的药品配送到家服务已经在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开通,下一步将把服务扩展到北京全市,甚至向全国推广。“医院”APP已经开通了图文问诊功能,下一步还将拓展视频功能,计划让患者可直接通过手机与医生视频沟通。
据了解,“医院官方APP”目前拥有新冠病毒咨询、复诊预约、在线问诊、检查/检验报告查询、体检报告查询、智能导诊、就诊信息发布等功能。复诊患者可向曾就诊过的医生发起线上问诊,以图文形式提出问题;医生可通过医院APP医生版收到实时消息,并给予回复,同时还可在线查询该患者在医院的就诊记录、检查/检验报告等,为患者提供用药建议或健康指导。如病情需要还可在线开具处方,由药师对处方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为患者配送药品到家。咨询过程中,如患者病情需要到院就诊时,医生可以在APP上直接为患者进行复诊预约。
作为北京首家开通互联网诊疗平台的医院,“医院”目前注册医生覆盖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普通外科、妇产科、中医科等所有出诊科室。互联网诊疗让患者少跑腿,降低患者来院可能发生的交叉感染风险,更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成果带来的实惠。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蒋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