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市人社局靶向发力助推乡村振兴
TUhjnbcbe - 2025/2/7 20:00:00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本文转自:包头日报

□记者任燕萍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需要多方发力。今年以来,市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四个第一时间”工作要求,紧抓快办、真抓实干,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局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聚焦人社领域的13项牵头任务、3项配合任务,认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分解目标任务、细化具体举措、明确时间节点、建立工作台账,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把人社工作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抓就业促增收巩固脱贫成果防返贫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市人社局切实找准工作定位,在“实”上做精细,在“好”上见实效,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压实就业帮扶责任,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市人社局持续开展“暖心就业”行动,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针对有外出务工意愿的“两类人员”优先组织外出务工,以专员、专网、专线、专车为抓手,开展“点对点、一站式”输送,今年全市法定劳动年龄内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人。

持续规范人社公益性岗位管理。全市人社公益性岗位在岗人,其中50人为脱贫户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安置大学生公岗,今年1~5月新增公岗15个(包含4名脱贫人口家庭中高校毕业生安置大学生公岗)。

构建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落细落实各类农牧民工稳岗就业政策。第一时间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年度做好企业稳岗返还工作的通知,迅速开展稳岗返还审核工作,截至5月底,共拨付户企业稳岗返还资金.44万元。

打造劳务输出新模式,提高县域农牧民工市民化质量。市人社局不断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与上海创薪、上海金划算等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对接,协助开发京津、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优质就业岗位。与上海金划算、上海创薪等人力资源公司配合,截至5月底,累计收集用工企业家,岗位信息65万多个。整理优质的外出务工岗位信息,与各旗县区配合共同开展劳务输出招聘活动。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7.8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9%。建立健全覆盖全面、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打破城乡壁垒,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的城乡劳动者,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或《就业创业证》),可在户籍地、常住地、就业地、参保地的社区、街道、旗县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城乡劳动者享受城乡均等的各类公共就业服务。

探索建立跨区域用工协作共享机制。积极搭建跨区域、常态化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平台,截至5月底,全市共征集岗位9.46万个,其中自治区以外地区用工企业家、岗位9.56万个,推送招聘信息28个批次、发布岗位信息31.47万个,开展招聘信息互联互通推送14个批次、发布岗位2.98万个,今年累计为重点项目企业解决用工人次。

深入实施“创业包头”行动,加大“以奖代补”资金扶持力度,建设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园区等带动就业。开展“创享包头”专项扶持行动,提升初创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助力农牧民工成功创业。目前全市建设认定农牧民返乡创业园18个,入驻实体户,带动就业人。鼓励创业载体为家入驻实体提供精准创业服务次。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创贷服务形式,深入实地为农牧民开展创贷政策宣传,提供咨询服务,为71名农牧民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万元。

强化易地搬迁就业帮扶。累计建立就业创业服务站60个,针对62个集中安置点中的易地搬迁脱贫劳动力全覆盖开展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全市易地搬迁脱贫劳动力人,其中有就业意愿的人已全部就业。

针对发现的因灾因病因疫等苗头性问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及时落实就业帮扶政策。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常态化数据比对信息共享工作机制,自4月份开始每月与乡村振兴部门交换数据,强化风险预警、研判和帮扶,将符合帮扶条件的名脱贫人员和名防返贫监测对象纳入帮扶范围,实现应纳尽纳。

抓技能强素质

打好就业创业组合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技能就业是根本保障。市人社局综合施策,打出多套“组合拳”,目标明确,就是要持续抓好技能就业这一硬任务。

抓好重点人群就业创业培训,强化脱贫和易致贫监测人口、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职业技能培训。针对脱贫人口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特色劳务品牌培训,培训后积极组织推荐就业,提高培训就业率。截至5月底,开展农牧民创业培训人,培训后成功创业人,带动就业人。为80名脱贫人口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针对贫困家庭子女、脱贫劳动力和转移就业劳动力等群体,开展母婴养老护理、保姆保洁、病人陪护等家庭服务业技能培训人。

大力开展适合农牧民工就业创业的技能培训和新职业新业态培训。本着“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整合培训资源,引导培训机构围绕劳动者就业需求、企业用人需求,及时调整拓展职业技能培训科目和类别。截至5月底,开展农牧民就业技能培训人,完成自治区目标任务的57.7%。

抓社保兜“底线”

守好百姓养老钱

保障贫困群众民生,盯住“底线”很重要。市人社局持续强化责任意识,以“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为原则,科学制定兜底扶贫措施,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兜牢贫困群众基本民生底线。

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代缴政策。重点对5类困难人员参保、代缴工作情况进行月调度,及时研判工作,截至5月底,为符合条件的名困难人员代缴养老保险费及补贴共计.5万元。

进一步优化线上线下参保缴费服务,合理引导灵活就业农牧民工在就业地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全力扩展“线上”经办服务项目,进一步完善单位网厅和个人网厅功能,“一网通办”服务项目增到6项,其中包含个人参保信息查询及个人参保证明自助打印,提高了参保登记和缴费核定业务办理的便利度。

抓人才激活力多措并举聚贤才

助力乡村振兴,人才至关重要。市人社局围绕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和本地实际,凝心聚“智”筑好人才之“巢”,充分释放人才引擎的强劲动力,为乡村振兴引入“源头活水”。

加大包头市青年创新人才项目和专家服务基层项目资助力度。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的支持,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向自治区推荐申报包头市农科所《大豆、玉米带状复种技术“产学研”专家服务基地》为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等待批复;推荐申报包头市教育局《教育专家服务基层对口支教固阳县与土右旗》、医院《2型糖尿病规范治疗的推广、脑梗死治疗与预防》两个项目参加年度自治区专家服务基层重点项目资助评选。

落实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等倾斜政策。一是已经对基层卫生类按照要求进行了岗位增设(比例单列),并开始岗位聘用备案。二是根据国家、自治区和我市有关文件精神,为名到旗县区事业单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高定了薪级工资。三是为切实满足各地区事业单位不同用人需求,从年起,下放旗县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权限,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招聘。

出台城市人才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的激励政策。在职称评审和表彰奖励方面,落实服务乡村激励制度。对边远旗县区以及苏木乡镇技术人员在职称评审工作中实行加分政策。加强表彰项目计划管理,指导各旗县区根据政策规定申报表彰计划,落实评选表彰面向基层和工作一线的要求,已将固阳县年度乡村振兴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评选表彰项目列入今年表彰计划,并按自治区批复做好实施工作。

稳步推进农科所等科研推广机构改革。提出了支持市农科所人才机制改革发展的工作措施,就岗位设置、人才评价、收入分配、公开招聘等方面提出意见,待市委人才办批复同意后落实。

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下一步,市人社局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聚焦市委“1号文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努力实现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有支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质量有提升、困难群体社保兜底有保障、人事人才帮扶内生有活力,全力推动人社领域帮扶工作高质量开展。

1
查看完整版本: 市人社局靶向发力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