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刚刚过去,又有多少家长因为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被“逼疯”,又有多少家长又因为孩子磨磨蹭蹭去上学,总是迟到而心焦不已。
01开学前的挣扎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放假后,小朋友内心快乐的小鸟都呼啦啦地飞了出来,尽情享受“自由”的天空。
而老师布置的作业恐怕早被孩子抛之脑后。
家长在一次次地催促下,孩子还是可以将作业拖到开学的前一天。
结果发现作业怎么写也写不完,内心崩溃不已,只能硬着头皮边哭边补。
有的小朋友还不断给自己加油,“我可以!”“奥利给!”
让人哭笑不得。
但是经过这一次,孩子就能长记性,下次早早将作业写完再玩吗?
恐怕并不是,下一次还是会重蹈覆辙。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
就像前两天一位家长就说:“因为辅导孩子学习,母女俩差点反目成仇,而且自己被气得血压都升高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这位家长的孩子今年上三年级,放假后,就说刚放假,我想休息几天再写作业,妈妈想着孩子上了一年学,挺辛苦的,是可以先休息两天。
孩子当时也保证休息好了,会立刻学习。
然而,过了几天,孩子又说,快过年了,等过完年自己一定写作业。
因为家里很忙所以也没有监督孩子,结果孩子也玩疯了,根本想不起来还有作业要写。
过完年,孩子“野”的心已经收不回来了,被逼着坐在书桌前,半天写不完一张字。
期间还不断去上厕所,喝水。
面对这样的孩子,妈妈充满了无奈,只能坐在孩子身边时刻盯着。
结果母女大战爆发:
“这几个字你写半天,磨蹭个什么劲儿?非得写到12点吗?”
“你这孩子像谁了?我和你爸都没你这么笨,写个作业费劲死了!”
“你看看你,手一会儿扣扣桌子,一会儿转转笔,还不断挠着头上的几根头发,你能不能把手放在本子上,好好写!”
……
这边讲得口干舌燥,那边孩子还是一脸反应不过来的样子,气得自己心口疼,却又无可奈何!
02饱受摧残的爸妈但这位家长并不是在孤军奋战,太多的爸爸妈妈饱受辅导作业的“摧残”。
前段时间,一个新闻冲上热搜,一位妈妈因为辅导孩子作业气得脑梗。
医院接收时,这位46岁的女子,手脚不能动,也说不出话来,后来经检查是患上了脑卒中。
据家属称,她之前的身体是很健康的,昏迷前,因为辅导孩子写作业,情绪激动朝孩子发脾气,结果突然就晕倒了。
当然,辅导孩子作业被整崩溃的,不仅是中国的父母,就连外国的爸爸也被逼疯了。
一名美国爸爸正在辅导孩子写作业,孩子一行汉字写了3个小时,爸爸气得失控暴走。
妈妈说:孩子爸爸平时不怎么辅导作业,他一直都是快乐教育,很温柔地讲道理,现在也体会到了辅导作业的痛苦。
看来辅导作业的崩溃不分国界!
那辅导作业怎么就那么难呢?
虽然家长已经非常努力了,但孩子还是不懂不会、不着急,然后父母就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但这样做,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心理。
就像有个孩子说:“妈妈在旁边看着我,我就会很紧张、很害怕,就怕写慢了、写错了,被妈妈骂!”
还有一位爸爸为教育孩子上学磨蹭,总是迟到,分享了自己的育儿技巧。
视频中,这位爸爸说,孩子每天也没睡过头,没起晚过,但还总是迟到,就因为慢吞吞地磨蹭。
为了“治”孩子这个问题,他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孩子起床、穿衣服、洗漱、吃饭等等事情,都不再催她,反而做事情比她还慢,当孩子收拾好准备去上学时,发现爸爸还在慢吞吞地吃着早饭,这时,孩子就急了,一直催促爸爸快点。
好不容易出发了,孩子一路狂奔,到校门口发现大门还锁了。
孩子崩溃了,哭着去找门卫开门。
第二天,孩子自觉起床、吃饭,一点也不磨蹭了。
这位爸爸传授着经验,说:
“孩子磨蹭,千万不要跟她生气,就陪着她磨蹭,只要你不着急,自然有人比你急。”
这种方法,很多家长都称好使。
其实这也与黄导所说的:“明确父母和孩子的界限,分清磨蹭是谁的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培养他的自主意识。狠下心来,让孩子承担磨蹭的后果。”
但也有家长提出:“小孩在意还行,那种完全不在意的这方法没用。”
“没用啊,超级淡定,进不去学校直接回家玩了。”
确实,教育孩子因人而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孩子拖拉磨蹭问题,父母要首先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形成智慧父母法则。
03行为背后的真相1.父母要求太严格,导致孩子磨蹭
很多家长对孩子要求都很严格,甚至会控制孩子的行为,那么,孩子就会采取拖拉磨蹭的方式来反抗父母的控制。
这种控制的表现包括:盯着孩子学习、堵住孩子的嘴、为孩子做决定等等。
这一系列的做法都是父母在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剥夺孩子的自主权。
而家长可能还意识不到:越控制,孩子越反抗;越反抗,孩子做事越拖拉。
即使反抗会招来打骂,但父母的控制、逼着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更痛苦。
久而久之,磨蹭就成为了习惯。
所以,将行为交还给孩子,不干预孩子的决定,给他选择的“自由”,同时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多肯定和认同孩子的价值,多给他鼓励和信任。
这样即使孩子刚开始做不到,就狠下心来,让他自己去承担最后的结果和责任。
2.孩子害怕犯错,害怕自己做得不好
就像前面我们所讲到的,孩子的作业写错了,妈妈就会对孩子一顿骂,“你怎么那么笨啊!”“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你是干什么吃的!”“这点作业就写成这样,你以后还能干嘛!”
这种指责和否定,一直萦绕在孩子的大脑中,心中充满了恐惧。
为了避免做错事,被父母骂,孩子就会用磨蹭来回避和拖延结果的发生。
黄导说过一句话:“你的孩子不是你口中的孩子,但是你的孩子会成为你口中的孩子。”
所以,当你一直抱怨孩子拖拉磨蹭、笨等问题,时间长了,那么孩子也会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
但如果我们一直认同孩子的价值,看见孩子的优点,并暗示孩子会变好的,那么孩子是不是真的就会朝好的方向成长?
3.孩子时间观念不强
在假期时,他总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写作业、学习,于是就一拖再拖,到开学的最后几天才发现,还有很多作业没做。
或者开学了,孩子起床洗漱、吃饭,仿佛加上了慢动作,看得人心急。
孩子的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因为他没有时间观念,并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时间。
因此父母就可以通过日常的小事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约定好作业做完后,剩下的时间他可以自由支配。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少催促,还要及时看到孩子的改变和进步,给他鼓励和肯定。
04写在最后教育孩子其实是一个求稳的过程,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想做事磨蹭,甚至还会因此感到内疚和焦虑,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
当你将催促换成“我可以等你”,你会发现孩子也可以马上做到;当孩子还做不到时,不要急着替孩子做,而要允许孩子犯错,你会发现孩子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
最后,希望我们每一位父母,都能做到不逼不催,培养一个自律、自信、自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