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跌倒时有发生,时刻保持安全意识,做好预防措施,才能减少跌倒意外事件的发生。
01案例回顾
患者因进行性失语、右侧肢体无力2天以“脑梗死”于11月7日收入我科,入院后患者意识清,精神差,不完全性混合性失语;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上肢肌力2级,右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正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40分,重度依赖;跌倒风险评估为45分,高风险。
11月9日患者左侧肢体无力较前稍有进展,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上肢肌力1级,右下肢肌力2级,不混合性失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20分,重度依赖。跌倒风险评估为45分,高风险。
患者于11月11日下午16:00左右在家属陪同下如厕,如厕时不慎从马桶上跌倒。患者未感不适,未告知医护人员。
11月12日晨交班时患者述右下肢疼痛,查看患者右踝内侧及足背肿胀并可见淤斑,立即给予患肢抬高冰袋冷敷,请骨科会诊,床边拍片示右侧外踝骨折。再次为患者进行防跌倒宣教。告知患者床上大小便,正确使用床挡,加强床旁守护。
02知识链接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个体突然跌在地上或其他较低的位置。在临床工作中跌倒事件时有发生。
通过查找文献发现,我国城市老年人跌倒发生率比较低,绝大部分老人多是单次跌倒,室外跌倒的发生率高于室内,室外跌倒多发生在马路上、楼梯中,室内跌倒多发生在卧室、卫生间和客厅中。而跌倒多发生在行走、起坐和如厕过程中,本案例患者在如厕过程中发生跌倒。
老年人跌倒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个体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支持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对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均有显著影响。
本案例跌倒的发生因素与对策分析如下:
03案例分析
1.责任护士未根据患者的肌力评估情况和跌倒风险因素重点告知患者下床如厕的风险以及跌倒会对患者带来的伤害。
2.病房卫生间仅马桶右侧有扶手,左侧没有扶手,不方便患者使用。
3.患者坐在马桶上,陪护人员未再扶持患者。
4.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右侧肢体无法自主支配,坐位时平衡能力差,如厕时身体向右侧倾斜跌倒在地。
5.医护人员已告知患者不能下床如厕,患者及家属安全意识差,对宣教依从性差,患者性格倔强,执意要下床去卫生间。
04跌倒预防措施
1.完善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
患者入院后,护士立即进行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对评分达到高危患者填写预防坠床/跌倒评分表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存在的危险性,在患者床头放置跌倒高危的标示牌,提醒患者及家属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