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科普抗凝的ldquo小心肝rd
TUhjnbcbe - 2020/11/13 3:34:00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些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心脑血管系统用药

抗凝的“小心肝”

—肝素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面对工作与生活的巨大压力,伴随高脂高盐等不健康饮食,您是否意识到身体中有个“害虫”正在产生并长大,这个“害虫”就是血栓。目前,血栓性疾病发病率与病死率呈逐年攀升状态,抗血栓药物对于治疗和预防血栓性疾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血栓形成能够诱发多种疾病及并发症,如脑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肺血栓栓塞症等。

国内治疗血栓的常用药物包括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等,前二者主要对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治疗,后者主要针对血栓溶解进行治疗[1]。

凝血过程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被酶解激活的过程,最终生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凝块。抗凝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阻止高危病人的病理性血栓形成,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继续发展[2]。今天,就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抗凝药中的“小心肝”—肝素。肝素是传统抗凝药物,分为普通肝素(heparin)和低分子肝素(LM-WH)。

普通肝素

普通肝素,分子量为~D,与组蛋白、鱼精蛋白等可形成无活性复合物。肝素通过结合赖氨酸残基使AT-Ⅲ变构,使其失去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的功能,变构后的AT-Ⅲ可与凝血因子IIa、IXa、Xa、XIa、XIIa结合成复合物使其失去活性,因此普通肝素对凝血的3个阶段都有抑制作用。口服在消化道内不能吸收,静脉注射可即刻发挥抗凝作用。肝素半衰期约为90min,但随着用药量增大而延长,严重肝、肾疾病、肺栓塞时可延长。临床上,肝素能够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及栓塞,同时也能医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出血是肝素最主要的不良反应,在大剂量应用时更为多见,一旦发现出血应减量或停用药物。为避免发生出血,应用时要严格选择适应症、监测各项出凝血指标,如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应用硫酸鱼精蛋白注射可解救因肝素引起的出血[2]。

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的来源和根源是肝素,通过酶及化学促解聚后而形成的,分子量为~D。相较于肝素而言,低分子肝素优势主要有半衰期较长、每天仅注射一次、给药无需实验室检验、应用无需检测等,并且还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抗凝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现普遍应用的低分子肝素有达肝素(dalteparin)、依诺肝素(enoxaparin)及那曲肝素(androparin)等。临床方面,主要应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肺动脉血栓,可针对心肌梗死及心绞痛等疾病进行治疗,还可应用于血液透析、血液体外循环等方面[1]。低分子肝素还能抑制纤维蛋白原,增强红细胞活性,减少红细胞在血管内的沉积[3]。其主要不良反应有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瘀斑、血小板减少等,鱼精蛋白可部分中和低分子量肝素[2]。

血栓性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们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应科学、合理、正确的选择药物,减轻患者病痛,使患者能够获得更加有效的治疗。请继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抗凝的ldquo小心肝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