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医院从县域走向全国,医院慢
TUhjnbcbe - 2020/12/18 1:21:00

“医院地处苏北,县域内民众的慢病管理在此前一直处于孱弱阶段。医院内分泌科的基础并不强,几经跃迁,直到年才正式建科,真正的服务于新沂和周边地区的百姓。”医院院长卢国君介绍说,通过推广和传播让患者认识到慢病管理的重要性,还要真正提高县域内就诊率,力争达到90%的县域就诊率。中医也是循证医学,是可以切实治愈疾病的,医院作为中医的代表单位之一,更要发挥好中医在防病、治病方面的能力。

快速成立,且摸着石头过河

医院建立内分泌科,是管理层和科室医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当时业务副院长王永参加北京举办的启动会后,对于糖尿病以及科室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内分泌科主任陈伟平时在院的工作也有了肯定。因此,管理层在内分泌专科建设方面给与了人员以及*策方面的支持,也促成了陈伟成为全院最年轻科主任。”卢国君坦言。

医院院长卢国君

虽然是快速成立且摸着石头过河,但医院内分泌科依旧拿出十二万分认真对待科室建设。得益于早年打下的坚实基础,专科未成立之前就在新沂地区进行糖尿病宣讲,17-18年之间就义务到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场所进行糖尿病防治宣讲。成立专科后,更是积极组织糖尿病筛查教育,上下联动等活动,最多一次患教参会病友达人。

陈伟作为全院最年轻的科主任,做事科学有条理。成立专科第一年住院病人数量以及科室收入均在本院排名靠前。“糖尿病之家”启动时,科室召开了一个发布会,邀请当地多家媒体进行宣传,算是一次正式亮相,也为日后科室腾飞打下基础。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陈伟

“科室未成立前属于内二科,只有一名专科医生,一开始真是什么都摸不清。成立独立专科后目前科室医生增加了7名,床位从10张增加到45张,而且新购20台胰岛素泵,新增了3台瞬感动态血糖仪等,19年底在科室进步幅度以及糖尿病教育等方面受全院表彰。医院的内分泌科是一个“白手起家”的过程。”卢国君说到。

早期陈伟因为年轻,总被人怀疑是否有能力扛起科室大旗,但陈伟只是认真做着自己的事。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他都极力争取,不断的拓展业务能力。人们对糖尿病慢病管理还有许多认识不足之处,陈伟和同事们就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宣教。陈伟认为,对于慢病管理最主要的是让病人打开管理思路,自发的去探索慢病管理,而不是机械的填鸭式培训。

科室还专门成立了减肥门诊,陈伟是学中西结合的出身。既然学的有中医内容,就要体现出中医的优势,治病求本!很多慢性疾病的根源就是在脂肪。肥胖引起来三高、四高,然后引起的慢性病,冠心病,脑梗死,心肌梗死甚至下肢的血管的闭塞,那么它的根源在哪儿呢?根源在肥胖,所以为了治疗慢性病达到一个治病求本的目的,科室才专门成立了减肥门诊。

卢国君之所以如此大力支持陈伟,除了陈伟本身过硬的自身能力,他还热衷于公共卫生事业。陈伟很有公益心,很有爱。医院的医生,医院里边上班。去为病人服务,那么你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都会有很大的变化,他热衷于公益,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医院、社会认可的地方,也是让我们所感动和支持他的地方。

有了自己的底气和患者群体

随着内分泌科室在县域内名气的不断提升,科室带给当地群众,甚至很多外来群众治疗的福音,使得医院的内分泌科有了自己的底气和患者群体,这加速推动了整个科室的发展。

陈伟回忆道,刚开始去基层单位进行宣教确实遇见了很多问题。宣教只能安排在非工作时间,并且初期的授课只能有几个科室的医生负责,“要不断摸索和病患群体的沟通之道,老百姓听不懂数据,就用他们听得懂的比喻讲给他们”。

陈伟通过网络直播在线宣教

宣教时,免费给当地群众送一些测试血糖的小设备,这对宣教工作有着极大地帮助。值得一提的是,凭借着一场场的宣讲,陈伟的业务能力也得到了巨大提升。陈伟不仅是作为年轻的医生,也是仅有的一名出身县域的医生,登上了CDS(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讲台对全国同行授课。自此,陈伟的糖尿病慢病管理宣教工作也正式被全国同行熟知。

记者也在实际参观中发现,医院无论什么时候对慢病管理都不松懈。疫情期间把病房进行简单改造,就成立了一个简陋的宣教中心。“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在陈伟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疫情期间的宣教工作也从未间断。

医院致力改善医疗服务,医院核心竞争力。卢国君和陈伟对本县的情况看得很透彻,医院的慢病管理承担着本县的主力任务,这杆大旗必须由医院扛起来。“所以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服务,把服务的最优解带给当地群众。必须深入群众才能解决问题,医院作为管理层确实有着很多思考,但落到实处还是要依靠群众的反馈,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卢国君表示。

医院管理层的大力支持,近两年内分泌科迎来了高速发展。前段时间,医院挂牌“蓝色县域”交流基地,成为国内的重点交流基地之一。该项目全名为“糖尿病预防与控制相关卫生*策研究与县域内分泌学科发展助力工程试点项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医管局委托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共同组织开展,诺和诺德提供支持,旨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内分泌医院,作为糖尿病预防与控制相关卫生*策研究和县域内分泌学科发展助力工程试点交流基地,医院提供学习参考样板。

成为蓝色县域项目,表明医院糖尿病预防控制与管理水平医院领先行列。尤其是在糖尿病慢病管理的宣教方面,该院更是县域内的翘楚。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让卢国君颇感自豪的是,陈伟的宣教工作并不局限单一的地点,医院的宣教工作走进了学校、社区、单位、乡村。“这实际来源于中医治未病的思考,自年成立慢病管理学校以来,我院的宣教工作就正式纳入科室的日常重要工作。我们的宣教工作还通过网络视频软件进行直播,通过多元化渠道传播。目前为止,共开办各种讲座、义诊超过余场,受益人数超过两万,糖尿病学校讲课已经余场。”陈伟介绍道。

科室全体成员合影

《健康县域传媒》记者获悉,作为县域内的主力*,医院建立了MMC慢病代谢中心。医院的联合,在技术支持、互动、上下联动、加强管理,强化内分泌科建设。也通过一系列建设,联合诊疗,带动了神经内科、心内科等相关科室加速发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宣教中心有深入到细节的宣教工具,例如我们日常吃的肉类、谷物等都含何种营养元素,通过实际生活的点点滴滴去进行宣教,避免了枯燥乏味。“无论何时,慢病管理工作都是不能松懈的,疫情期间得益于我院的互联网建设,新院区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使得疫情期间的慢病管理也可以进行。”卢国君说到。

陈伟带领记者参观,专门给糖尿病患者教育室配套的还有一个活动室,里面有一个跑步机。在这个空间内,呼应了此前设立的减肥门诊,运动始终是防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科室通过规范制度,制定了的详尽的宣教办法,尽量做到宣教上墙、上网站,方便医生和护士看到,达到耳濡目染。第二是规范临床行为,要求科室的每个医护人员学习内分泌相关的指南和共识,并严格实施规范的流程操作,设置周全的就医流程和服务。

谈及科室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陈伟有着自己的观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医院内分泌中心的不断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室的人才梯队建设,年轻人经过系统培训也可以逐步上手日常工作。

陈伟和同事们还联合医共体内兄弟单位以及家庭医生,打造新沂的慢病防控网络,因地制宜解决问题。在建立双向转诊和协同防控机制,对于人才也要大胆培养、启用。“县域内的问题县域解决,本县问题本县才是主力*。”这是院长卢国君对于人才培养的思考,虽然是简单的一句话,医院却花费了很大的力气。

回顾医院内分泌科的建设之路,大致经过了以下的过程。首先是院领导的大力扶持,正是有了卢国君的有力支持,年轻的陈伟才能放下顾忌,踏踏实实做出些有益患者的事。其次是学科带头人要有同理心,正如陈伟所说,“慢病管理只有做到群众心坎里,这就需要医生们设身处地的为县域内患者服务”。学科带头人除了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对于公益慢病管理事业的热爱,每一个工作环节都精雕细琢,无论处于何种时期,依旧能坚持去做。

相信宣教的力量,但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医院的慢病管理工作能有这种起色,正是由于长期坚持日常宣教、在业务、知识的培训上都抓的很紧,才奠定了后来科室就诊效率的增长。还有就是院长卢国君和陈伟这样的医生队伍共同谋划转型发展,医院慢病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里面包含着勇敢、思考、煎熬。但恰恰是这些复杂的问题交织,铸造了科室今天县域内的知名度。

记者:高天和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从县域走向全国,医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