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急性缺血性卒中与急性脑梗塞的区别有哪些?
急性缺血性卒中实际上是指急性脑梗死。急性缺血性卒中按照CISS分型可分为:
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是指大动脉中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血管,形成脑梗塞;
2、小动脉闭塞型,常见于高血压患者;
3、心源性栓塞,常见于房颤患者;
4、原因不明型,常见于年轻人,特别是存在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或血管炎的人群。
02
缺血性卒中患者如何进行肢体康复?
一般建议患者早期开始肢体的康复训练。轻症患者在发病后可以开始进行肢体的康复训练,包括精细运动的锻炼,比如握力计、捡豆子等。完全性瘫痪的患者早期无法主动运动,可进行被动运动,比如在协助下训练腿部力量、进行肢体的被动屈伸活动、训练核心肌群,避免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主要是抑制异常、原始的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新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软弱肌肉的训练,训练包括患侧肢体的恢复和健侧的代偿,重点在恢复。要综合所有有利于患者康复的手段对患者进行系统康复,多学科参与。除运动康复外,尚应注意言语、认知、心理、职业与社会等的康复。此外还应重视药物康复,已证实一些药物,如溴隐亭等对肢体运动和言语功能的恢复作用明显,巴氯芬对抑制痉挛状态有效,由小剂量开始,可选择应用。
脑卒中的致残率很高,会导致患者的半身偏瘫和偏盲感觉障碍,所以脑卒中发生后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应当早期就予以肢体的恢复,大部分患者在卧床的时候就可以首先进行翻身训练。一方面,活动患者的关节活动力度方面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对肺部和心脏的压迫,从而减少肺炎误吸,减少褥疮和压疮的发生。在后期要积极训练患者的坐、站平衡能力,帮助患者恢复行走功能,促使患者最大化的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理。
版权声明:凡本平台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希望被转载的原作者,可与我联系:
康强网康复欢迎投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