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患者,46岁,在半年内得了3次脑梗塞,导致右侧半身活动不利,勉强能走,右侧上肢处于半屈曲状态,不能活动,头脑反应差,丧失劳动能力,问其原因,患者及家属后悔不已,原来是因为:患者有高血压病史3年,由于平时血压高时没有头痛、头晕症状,只有在血压达到/mmHg左右时才会出现头痛头晕,因此未引起患者及家属重视,只有在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时,才临时服用降压药物,症状缓解后就停药,服药断断续续,没有坚持长期服药,在生活方式上也没有改变,以至于在半年前出现右侧半身活动不利,去医院就诊,又错过了溶栓最佳时间,没有进行溶栓治疗,好在病后康复的好,没有留下明显的后遗症。没有想到又发生了2次脑梗死,以至于患者右侧半身活动不利,勉强能走,右侧上肢处于半屈曲状态,不能活动,基本上是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上还要有人照顾,爱人不能出去打工,失去了经济来源。
其实这位患者本不至于如此,如果在高血压期,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有效药物治疗,不至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现脑梗死反复发作。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的直接因素,预防脑卒中发生,控制好血压是关键。
高血压是怎样引起脑卒中的?
人体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它们之间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心脏就像一个泵,日夜不停、有节律地搏动着,使血液在循环系统内川流不息。根据人体的需要调整脏器的血液供应。长期高血压,不加以控制,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导致动脉内膜损伤和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及动脉狭窄,形成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同时产生附壁血栓,附壁血栓脱落后被血流冲到远端堵塞动脉,形成脑栓塞。另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低密度脂蛋白沉积下逐渐增大,最后导致动脉狭窄直至闭塞,也可以形成脑血栓。
脑出血也是因长期高血压脑内的小动脉管壁发生玻璃样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甚至形成微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形成脑出血。如果部分血管存在先天性薄弱之处,则更容易因为血压高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长期高血压,不加以控制,还可以导致心房肥厚扩张,增加房颤发生率,发生房颤后,心房内形成小血栓,如果小血栓脱落随着血流流到脑动脉血管中,堵塞血管,形成脑梗死。另外,血压长期不稳定,忽高忽低,对血管的损伤会更严重。
临床证据表明收缩压下降10-20mmHg或舒张压下降5-6mmHg,3-5年内脑卒中、冠心病与心脑血管死亡事件分别减少38%、16%与20%,高危患者获益更为明显。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时候不可随意停药。据报道,突然停止服药,约有5%的患者会在40小时左右出现血压大幅度反跳。对血管造成更大的损伤。
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坚持长期服药,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使血压长期平稳地控制在目标值以下,减少脑卒中发病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