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孟臻毓▍版面编辑:温普欣
▍审核:韩华敏
新年伊始,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宋海燕收到一封感谢信—《有温度的医联体》。信里这样写到:“市医医院坐诊,每每都是细心写好下次的复查项目以及用药调整后的方案,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包括医院出院,有了医联体以后医院就能看专家,这都是医联体带给我们患者的大福利。医联体方便快捷,减少了患者就医的成本,是有温度的医联体,让我们普通人就医找专家不困难,是能抚慰人心的医联体”。
看着这封长达三页的感谢信,医院神经内一科医生王仙丽回忆起了一个多月前患者的就诊经过:
年12月14日,家住乌拉特后旗53岁的郭阿姨突然摔倒在地,左侧身体偏瘫无法动弹,头疼失语。家人紧急拨打了,旗医院的救护车将她送医后,经头颅CT检查考虑为脑梗死。旗医院医生紧急联系医院宋海燕主任,宋海燕了解情况后安排郭阿姨转到医院急危重症救治中心进一步治疗。
郭阿姨经医院进一步检查,被诊断为右侧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右侧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由于错过了容栓的最佳时间窗,获得家属同意后,市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没有过多担心郭阿姨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等基础疾病带来的手术风险,决定为她尽快实施动脉取栓治疗,改善患者的愈后和致残率。
入院当天晚上7点手术开始,郭阿姨在局部麻醉下接受了神经外科主任张春声、石怀智、贺哲锋团队进行的全脑血管造影术及动脉取栓术。穿刺、造影、导管抽栓、支架取出血栓......手术历时2小时余,造影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上干、下干通畅,郭阿姨脑动脉取栓术顺利完成!
术前血管不通畅
术后血管通畅
术后第二天,郭阿姨左侧胳膊和腿就能抬起。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下,在ICU监护治疗一周的郭阿姨病情平稳转入普通病房。1月7日已经能下地行走的郭阿姨出院。
这样的案例,是医院医联体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让我们用这封感谢信的内容作为结束语吧,“这些平凡的医务工作者并不是在这次席卷全球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工作中才彰显出他们的可爱和不平凡,而是一直在平凡的岗位一直做着平凡日常的工作,这样一直坚持做精做好,才显得如此不平凡”。
据了解,自年开始,医院探索内蒙古首个全面托管帮扶模式,正医院,通过五年的技术扶持、人才培养、资源整合、管理模式创新、服务流程再造等实实在在的帮扶举措,医院综合实力与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年,“巴彦淖尔”托管模式成功转型,医院开启新的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医院就是其中之一,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远程会诊、双向转诊、预约诊疗、科研协作等不同方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目标的落实,解决基层老百姓家门口就医难题。
点赞!医院!
感谢信原文如下:
感谢信——有温度的医联体
就在刚刚过去的年十二月,我的亲戚在家中发生了严重的脑梗塞,左侧身体偏瘫无法动弹,头疼失语,当时情况非常危急。旗医院后,当时做了CT检查没有颅内出血,经诊断是脑梗塞,医院进一步治疗。
就在六神无主的时候我拨医院内科主任张桂梅医生的手机,把情况做了简单陈述后,张桂梅医生辗医院神经内科宋海燕主任,救护车争分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早已等候准备接应.
在紧张紧凑的一系列检查过后,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来了,由于梗塞时间过长,又是要紧部位,已经错过了静脉溶栓的治疗时间窗,只能开刀动脉取栓,但是动脉取栓能够站起来的机会只有30%,而且愈后也是不可估量的,再者我的亲戚有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等基础疾病,这让我们又陷入了选择的矛盾中,一是这么小的几率我们还做吗?就当下十分严重的情况以及手术的危险是我们不能判断理解的,二是手术一次的费用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打工家庭来说负担太重。在我们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当时接应我们的神经内科王仙丽医生也是我们的管床大夫,她说:患者这么年轻,应该给她有站起来的机会。王仙丽医生耐心且全面的解释了当时病人的情况,手术的风险以及愈后的相关问题,这让我们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就是这一丝希望我们抓住了。
当下四处筹钱决定手术,手术在傍晚七点开始的,神内宋海燕团队操刀,手术进行的非常顺利,术后有两处出血点,要继续观察,如果出血量多,后果不堪设想,手术结束后亲戚被送入ICU,一家人的心依然很紧张,索性当晚病情并没有向坏的方向发展。
第二天复查CT后出血已经明显改善了,上午在ICU门口见到探出头的王仙丽大夫,哑着嗓子艰难发出低沉的声音,给我们交代了手术后的情况和我亲戚现在的状况,出血情况明显改善,一侧的偏瘫的情况也相对改观,此刻距离昨天接到我们已经快一天一晚了。在ICU住了一周后情况稳定后亲戚转入普通病区。
在这之前有肾病综合症等基础疾病的亲戚每个医院肾内科金翠萍主任看病,医院坐诊每每都是细心写好下次的复查项目以及用药调整后的方案,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包括医院出院,有了医联体以后医院就能看专家,这都是医联体带给我们患者的大福利。医联体方便快捷,减少了患者就医的成本,是有温度的医联体,让我们普通人就医找专家不困难,是能抚慰人心的医联体。
*老师讲医德的时候引用过这样一句话说医生的职责就是: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而对于我们来说,每一次就医过程三者(治愈、帮助、安慰)我们都得到了。
医院内科的张桂梅主任,从我的医院医院的就诊以后,她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