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图文并茂轻松掌握头颅影像解剖
TUhjnbcbe - 2021/5/17 21:41:00
专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5291113.html

随着影像诊断学发展,很多神经科疾病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主要是CT或MRI)获得初步的判断。其重要性在临床上越来越突出,有时一些特异性指征可以直接帮助临床诊断,例如下面这些特征性影像:

图1神经科疾病特异性指征:脑桥「十字征」提示为多系统萎缩;中脑萎缩呈现的「蜂鸟征」提示为进行性核上性麻痹;T1WI上呈「blackhole」样,TWI上呈「煎鸡蛋」样改变,且近皮层,有开环样强化,提示多发性硬化;特征性的额叶和(或)前颞叶萎缩,而海马及顶枕叶萎缩不明显,提示额颞叶痴呆

但是,由于头颅解剖异常复杂,而且MRI的序列繁多,许多初学者很难记住,容易混淆,这里作者使用「象形、拆分、联想」等方法对其进行讲解,掌握这些技巧,你也能轻松掌握头颅影像解剖。

1

脑干

脑干(brainstem)由中脑、脑桥和延髓组成。中脑向上与间脑相连,脑桥居中,延髓向下与脊髓相接。

图脑干示意图

脑干的3个部位在影像上区如何分呢?这里作者使用「象形法」来进行简单划分:

中脑的形状像「桃心形」;

脑桥像「苹果或桥」(脑桥在脑桥臂层面可见明显的第四脑室,可以把第四脑室想象成一条河,那么脑桥就自然成了一座桥,估计前辈们也是因此而命名脑桥的吧;在脑桥臂层面以上的脑桥长得就像是苹果);

看到「苍蝇」就是延髓(因绳状体又称小脑下脚,它是连于小脑和延髓的脚,而且绳确实跟蝇写法很像)。

所以,通过象形法,初学者一看也能轻松掌握脑干影像解剖:

图3脑干影像解剖

基底神经节

基底神经节亦称基底核,是埋藏在大脑白质深部的灰质核团,包括纹状体(含尾状核和豆状核)、屏状核及杏仁核,豆状核又包含壳核和苍白球。

杏仁核是基底神经节中发生最古老的部分,称为古纹状体;

苍白球出现较早,称为旧纹状体;

尾状核和壳核种系发生较晚,称为新纹状体。

图4基底神经节示意图

这里出现古纹状体、旧纹状体、新纹状体,又有纹状体包含啥,豆状核又包含啥啥,等等,让我们傻傻分不清楚。怎么办?

这里我们应用「拆分法+联想法」来轻松掌握:

由于所有基底核中只有「杏」含「古」,所以杏仁核即为古纹状体;

基底核中只有「白」含「日」,而且将「白」上一撇放在「日」右边就成了「旧」,所以苍白球即为旧纹状体;

那么剩余的就是新纹状体了,我们都知道豆子有壳还有里面的「球球」,这样我们就能轻易知道,原来豆状核就天生包含壳核和苍白球。

图5基底节影像解剖

3

半卵圆中心及放射冠

这里,为什么把半卵圆中心和放射冠拿出来讲,是因为很多初学者都分不清半卵圆中心和放射冠,甚至许多影像课件都标错,所以作者认为将其单独拿出来讲讲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半卵圆中心(Centrumsemiovale)是指大脑半球中心呈半卵圆形的白质区。由于其在大脑半球横断面上呈半卵圆形,而且指的是中心的白质,所以被称为半卵圆中心。

放射冠(又称辐射冠)是指由内囊放射到大脑皮质间的呈放射状分布的纤维束。其包含额桥束、颞桥束、顶桥束、皮质延髓束、皮质脊髓束、丘脑前辐射、丘脑辐射、丘脑后辐射、听辐射、视辐射等。

图6半卵圆中心和放射冠解剖

4

脑叶

脑叶由大脑半球表面的中央沟、大脑外侧裂、顶枕裂(沟)和枕前切迹的连线划分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此外,还有位于大脑外侧裂深部的岛叶和位于内侧面的边缘叶(扣带回、海马回、钩回)。

图7脑叶影像定位

由于中央沟的确定于临床医生对病变的定位和手术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因此,认识中央沟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来判断中央沟呢?以下四种征象帮您认清中央沟。

图8中央沟的四种征象

到此为止,头颅的大致影像解剖已经基本说清楚了,你是否也都掌握了呢?

推荐阅读:

失眠会致命?当心这种疾病

短节段横贯型脊髓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多发性硬化?

Babinski征天天做这8个知识点你不可不知

参考文献:

[1]吴江,贾建平.神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O.F.Kaneko,N.J.Fischbein,J.Rosenberg,etal.The「WhiteGraySign」IdentifiestheCentralSulcuson3THigh-ResolutionT1-WeightedImages.AmericanJournalofNeuroradiologyDecember,DOI:

1
查看完整版本: 图文并茂轻松掌握头颅影像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