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白酒以及其他烈性蒸馏酒
酒的度数越高,火性就越大。大家发现没有,越往北方寒冷之地去,人们喝酒的度数越高。像我们东北老乡和俄罗斯战斗民族的老铁们,都爱喝烈性酒。气候太冷,需要每天啜饮一点烈性酒,帮助对抗严寒,温暖身体行运气血。但绝对不能过量饮用。因为经过蒸馏获得的白酒比*酒更烈,李时珍就认为白酒最伤阴血,酒里的那种阴中之阳的火气,会把我们的阴液烧干。诸位应该都有体会,酒喝多了,半夜醒来喉咙会有被烧灼得十分焦干的感觉。如果天天喝烈性酒、日日喝多,最后就容易得大脑、小脑萎缩一类的骨髓(空洞)病,也就是中医里称为的“销铄骨髓”,其实是阴液被烧灼干涸之象。并不是说绝对不让大家喝酒,偶尔兴之所至,喝个微醺还是挺美的,但是切忌常常喝多,特别是阴虚火旺的人群。偶尔不小心喝大了,第二天不妨灌几杯酸梅汤下去,收敛心火补充阴液,对冲一下喝酒带来的消耗。此外,喝白酒的时候,多搭配凉菜来吃,也算是对白酒热性的某种平衡。白酒喝多了,最容易让人上瘾、患上酒精依赖症。前文有提,酒是“标热本寒”的东西,喝酒之后,身体疏泄的力量加强,会觉得周身发热,发热过去后留给体内的反而是寒。那些酗酒的人往往脸色发暗,就是留在体内的寒气所致。这种寒冷的东西恰恰又是让人想继续喝酒的原因,就是所谓的酒瘾。因为有寒会觉得不舒服,这种不舒服只能等到下一次再喝了酒以后,表面的热又显现出来,血脉流速加快,疏泄的力量加强,把体内的寒给暂时运转起来,人就会觉得舒服畅快了。但是如此循环往复,就会在体内留下越来越深的阴寒之气,人也随之变成一个瘾君子。初期的瘾君子据说是可以试着吃中药里的附子理中丸,借助药物中附子干姜等扶阳之药的力量,把寒气拔掉,而把酒瘾戒掉的。这个方法并没有亲自试过,不敢万分确信,但我深知患上酒精依赖症有多坑人。所以把这个方法留在这里权当给大家打开下思路吧。02
啤酒和红酒
说起来,啤酒的甘洌清爽实在让人难以拒绝,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
但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啤酒是低温发酵的产物,富含大量二氧化碳,其味多苦、酸,所以性质阴寒,不适宜国人的体质常饮。
特别是冰啤,一瓶下肚骤伤脾胃阳气,造成中焦阳气虚弱,运化不利。久而久之,形成痰浊水饮,人就会长出所谓的啤酒肚。
所以,除非是阳气极旺之人,我们不建议大家多喝啤酒。
偶尔实在馋啤酒的话,也一定要记得搭配一些热性食物共食,来对冲啤酒的寒凉。
切记不要把啤酒和海鲜、生冷瓜果相佐,这种搭配是寒上加寒雪上加霜,长此以往是非常容易得痛风的。
说完啤酒再说说红酒。红酒性质比啤酒要略暖一点,但红酒以葡萄酿成,葡萄性凉,以其酿酒,酒性依然偏凉。
无论啤酒或红酒,确实都更适合体质偏热的西方人饮用。而且西方人喝红酒时也是要搭配红肉相佐的,红肉偏热,如此可以中和酒的凉性。
并且这种可以互相平衡寒热的食物搭档在一起,吃起来口味通常也是最佳的。
红酒好喝,但是跟啤酒一样,依然建议大家偶尔解馋可以,但不适合作为中国人每日饮用。
有段日子我本人也爱上了红酒的口味,每天睡前忍不住想来一杯。但我其实脾胃本身偏虚寒,如此喝了十来天后,突然胃里开始隐隐作痛,此后就再不敢频繁喝红酒了。
大家实在想喝的话,倒是可以煮一锅热红酒来喝。热红酒的方子通常要加入肉桂、丁香等热性香料,可以令红酒本身的凉性大大消解,多喝几杯也无妨。
03
*酒和清酒
如果非要让一个中医推荐一种可以常常佐餐来喝的酒的话,那大概率是会推荐*酒的。
*酒既具备酒本身补益肝气、行气活血的功效,又少了白酒过于彪悍的烈性,温暖柔和,适合常常饮用一点。
中国传统喝*酒的方法,会在酒里放几颗话梅后,烫热了喝。
此举不仅可以对冲收敛一部分酒的蹿热之性,还可以令酒更有风味、更好入口。
温热之后,配几个凉菜,慢慢酌饮,十分养人。
日本的清酒和*酒类似,有温热属性,但又不至于太过。
吃日本的鱼生和各种海鲜,是一定要喝点清酒或烧酒,来平衡海鲜的寒性的。
吃海鲜如果把佐餐酒换成了啤酒或是红酒,久之先伤肺,人会闹过敏,再继续下去,就容易得痛风了。
扩展阅读:
喝茶与健康|爱喝茶不够,还要会喝茶是醋,让山西人温和内敛多吃酱和酱油,节省我们的肾精关于盐|盐的种类、甄选和妙用关于盐|盐的历史关于吃油的一点建议女人什么时候该吃点醋?水果蔬菜不能当饭吃五畜为益|肉应该怎么吃?常见五谷杂粮的属性和它们最合适的吃法五谷为养|多吃主食真的会发胖吗?中国古人的营养学准则古人对水的有趣分类你会喝水吗?我们真的认识水吗?这是一篇自序酸梅晶微光也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