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脑干出血或脑干梗塞后吞咽障碍针灸该如何治
TUhjnbcbe - 2022/10/30 16:52:00

脑干是大脑的一个解剖结构,号称“生命中枢”,它支配人体的呼吸、睡眠、体温、听觉、视力、吞咽等功能,因为从它腹背侧有十二对十分重要的颅神经。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外加迷副舌下全。”这是十二对颅神经,也就是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

其中,舌咽神经是控制吞咽功能的。一旦脑血管意外发生,要么是脑梗塞造成局部缺血坏死,或者是脑出血压迫局部导致局部脑组织坏死,都会造成吞咽功能障碍。

什么是吞咽功能障碍呢?

吞咽功能障碍指的是患者不能正常进食的一种病理状态。除开吞咽通道的梗阻性疾病,如口腔、咽喉或者食管局部的肿瘤阻挡,使食物无法下咽这种情况,其他大多数原因导致进食困难多属于上述所指。

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咀嚼无力,舌头肌肉无力,或动作不协调,咽喉部括约肌无力,无法将食物向下输送。

由于喉部肌肉无力或不协调,会厌肌闭合不全,饮水时水会进入气管中,从而发生呛咳。当大量水液沿着气管进入肺中,这时就出现了吸入性肺炎,严重者会出现窒息,或因呛咳剧烈直接导致肺部受损甚至破裂。

对于吞咽障碍的患者,最常规也是最简单的检查就是饮水试验。具体做法是:让患者喝下两三口水,大约一茶勺的量,如没问题,让患者坐起来,将30ml温水一口咽下,记录饮水情况。

I级:可一口喝完,无噎呛;

II级: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噎呛;

III级:能一次喝完,但有噎呛;

IV级: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噎呛;

V级:常常呛住,难以全部喝完。

情况I,若5秒内喝完,为正常;超过5秒,则可疑有吞咽障碍;情况II也为可疑;情况III、IV、V则确定有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治疗方法的就是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是应用经络循行理论和穴位理论来发挥你疗效的。

针刺疗法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及腧穴“穴位所在,主治所在”的原理,可远近选穴组方,中风后“舌强不语”“类噎膈”多为气、血、痰、瘀阻塞经脉,致经筋、经脉失濡养而致。针刺治疗于相应穴位可以活血化瘀祛痰,调节咽部神经功能的重建,从而改善吞咽能力。

选穴:风池、翳风、完骨;“舌三针”:廉泉穴及左右旁开各1寸。

穴位定位:

风池: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平齐。

翳风: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

完骨: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

廉泉穴: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操作方法:选用规格为0.3×45mm的毫针,风池穴、完骨穴针尖向对侧下颌角方向直刺,缓慢进针约30mm,翳风穴向对侧翳风穴透刺,进针约30mm,行小幅度的提插捻转,针感感传至咽喉部为佳;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次每穴行针约30s。廉泉穴针刺时让患者稍稍头后仰,充分暴露颈部,针尖向舌根部直刺,进针约40mm即可,可不提插捻转,其余二穴操作同廉泉,留针30分钟。

可以根据吞咽障碍分期情况,配合面三针(地仓透颊车,下关,牵正)和喉三针(天容,天鼎,人迎)。

操作方法:选用规格为0.3×45mm的毫针,地仓针尖向颊车方向平刺约30mm,下关、牵正穴直刺约25~30mm,天容、天鼎、人迎穴位直刺约~2mm,行小幅度的捻转,有针感即止,留针30分钟,每天治疗1次。

对于吞咽障碍的治疗针灸联合现代康复往往效果较佳,深刺廉泉穴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廉泉穴下是舌肌根部,1.5寸的针全部刺入也是十分安全的。这点需要针灸医生在临床中细细体会。

以上就是龙哥的体会,欢迎评论区与我交流,欢迎点赞转发

1
查看完整版本: 脑干出血或脑干梗塞后吞咽障碍针灸该如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