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已经成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大约80%以上的脑梗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年龄超过80岁的高龄老年人更是脑梗死的高发人群。由于高龄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免疫功能差,给脑梗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那么,作为急性脑梗死最重要的治疗手段——静脉溶栓,到底能不能用于高龄老年脑梗患者的治疗?
能不能静脉溶栓?
在既往的脑卒中指南中,将年龄大于80岁的高龄老年人作为静脉溶栓的禁忌症。而从以后的卒中指南中,已经将年龄大约80岁的老年人从禁忌症中删除。但是,高龄老年患者脏器功能及凝血机制较差,溶栓后出血转化和其他相关并发症明显高于年轻患者,因此,对于溶栓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掌握必须十分严格。
静脉溶栓适应症
根据年中国卒中协会发布的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指导意见,对于发病3小时以内的高龄老年卒中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是能够使患者获益的,而对于发病时间在3-4.5小时的高龄老年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获益尚不明确。
静脉溶栓禁忌症
发病时间大于3小时
出凝血时间障碍
严重的血小板缺乏
近3个月有手术史
血压大于/mmHg
严重的高血糖或低血糖
近3个月有急性脑梗病史
正在接受抗凝治疗
近期有颅内出血
近期有颅内手术史
有颅内肿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有活动性胃肠道出血
梗死病灶已经在头颅CT显影
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前提下,可以对高龄老年脑梗患者进行溶栓,在溶栓的过程中及溶栓结束后的24小时以内,应当严密监测患者的神经功能,包括意识状态、语言、瞳孔、肢体活动等等。如果出现任何的神经功能改变,应及时复查头颅CT,以排除出血转化。如果患者发生出血转化,应立即停用溶栓药,并给予支持对症治疗,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
因此,高龄老年人脑梗死后是否进行静脉溶栓,需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神经功能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发病时间、梗死范围、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血压、血糖等等。切不可盲目进行溶栓,以免造成颅内出血、血管源性水肿等致死性的并发症。但是,只有没有明确的禁忌症,即使患者为高龄老年人,仍然应当将静脉溶栓作为脑梗死的首选治疗。